第513章 壮大改革派大臣(1 / 3)
嘉靖十年九月。
内阁次辅杨一清推荐辽东巡抚周金入京,担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汪鋐同意杨一清的意见,认为新一年兵部要做的工作多,兵部需要加强人手。在辽东多年的周金,熟读兵书,熟悉边关,适合来到兵部。
朱厚熜不是很明白杨一清这个几乎不插手朝廷人事的内阁次辅,怎么突然之间推荐周金。
不过朱厚熜倒是没有反对。
也懒得想杨一清为什么推荐周金。反正一个兵部右侍郎而已。再说周金在辽东干的也不差。或者说在辽东的官员,这几年做的都不错。
所以直接让朝臣廷推。
廷推结果不出意外,大部分朝臣都是同意周金入京,担任兵部侍郎。
因为这可是杨一清推荐的。
杨一清已经有好些年,不怎么掺和朝廷人事问题。但杨一清的地位摆在那里。谁也不愿意和杨一清这样资历深、功劳大、地位高的内阁次辅发生冲突。若是这一次得罪了杨一清,让杨一清放弃目前的态度,积极掺和朝廷人事安排,对他们反而不利。杨一清现在这样不怎么插手朝廷人事,对朝廷大佬来说是最好的。不过就是推荐一个人入京,大家还是可以放过的。
当然杨一清如果想要重新介入朝廷人事问题,他们也是不会答应的。
“徐阶这是怎么回事?是你让他去地方的?”
刚刚批准周金入京之后,朱厚熜就接到了徐阶的申请。
徐阶希望去地方任职。
当然徐阶是才子,一份奏折写的非常漂亮。说自己想去地方,更多的处理地方事务,了解地方情况,等以后更好的为朝廷效力。反正写的自己是多么的伟光正。
在这方面徐阶能力是很强的。
朱厚熜看完都要掉眼泪的地步。
不过朱厚熜颇为疑惑。
徐阶目前在翰林院升官很顺利,还给朱厚熜当讲官。只要在翰林院熬资历,未来一样可以很容易的升官。再说徐阶本来就是翰林院出来的,突然之间要去地方,朱厚熜怎么想都应该跟张璁有关系。
所以直接问了张璁。
徐阶这些年一直是张璁的跟屁虫。
张璁点头道:“皇上,臣是对他提过。像他这么年轻的官员,一直留在翰林院对他不好。还是应该去地方锻炼,熟悉一下地方官场,熟悉一下地方实际情况。这对于他的未来更好。”
“你倒是聪明。”
“臣认为官员就应该多见识。特别是年轻官员,多去了解地方总是好的。等以后他们当朝廷大臣,熟悉地方情况,在很多问题上就不会犯错误。”
“嗯。”
朱厚熜点头。
朱厚熜对于没有地方官经验的朝臣,始终是有一丝疑虑的。
那就是他们太高高在上。
当然常年在地方的官员,他们的高层视野有问题。他们很多因为常年在地方,所以更关注自己的小地方利益,这样会缺乏统御全局的能力。所以地方官员到了更高的位置,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改掉身上的一些毛病。
可是同样那些没有经历过地方,只是在京官位置上打转的人,很容易就脱离实际。那些从翰林院开始,一直在礼部、国子监这些地方打转转的官员,制定政策初衷可能很好。但因为不熟悉地方情况,政策出来之后反而闹得地方鸡飞狗跳。
这方面就连张居正这等大才,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是普通的官员。他们没有在地方当过官,对于地方官场,地方实际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就是靠着一堆资料了解地方,就会脱离实际。
最好的办法是,在地方有政绩的官员,调到京城培养全局观。出色的京官,也要去地方锻炼,了解地方。这才是正常培养官员的方法。
徐阶不错。
虽然朱厚熜不是很喜欢历史上徐阶的做法,但徐阶此人有能力是肯定的事情。
“你认为徐阶去哪里比较好。”
“辽东很合适。”
“辽东,辽东。你这是为徐阶选定了沈阳军民府。”
朱厚熜当皇帝已经十二年时间。
也锻炼了出来。
张璁这一下,朱厚熜就明白张璁的目的是什么。
“臣认为沈阳军民府,非常适合徐阶锻炼。这里情况复杂,但潜力巨大,是一个好地方。”
张璁没有藏着掖着。
而且这种事情也瞒不住皇帝。
以徐阶现在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身份,去辽东的话,适合徐阶的职务并不多。正好辽东巡抚周金要入京,周宣接替周金担任辽东巡抚。
内阁的意思是,保持辽东的稳定。
推荐聂豹接任辽东布政使职位,张璧为辽东按察使。
这样聂豹留下来的沈阳军民府知府位置暂时没有人。
正好便宜徐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