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7章 第二次北伐(1 / 3)

加入书签

洪武五年春,大明发动了针对伪元残余势力的第二次北伐。

此次北伐兵分三路。徐达统帅中路军五万人马,任用蓝玉为先锋,出雁门关进攻和林,引诱伪元主力南下在和林与其决战。李文忠统帅右路军五万人马,任用沐英为先锋,出北平,沿居庸关、应昌一线靠近和林,与徐达的中路军配合,包围伪元主力,聚而歼之。

相比之下,冯胜的五万左路军只算敲边鼓的。洪武帝命他自陇西出兵,佯攻甘肃上都驴所部,迫使伪元分兵救援。冯胜的先锋是去年刚刚收复巴蜀的傅友德。

三月初,徐达的中路军在克鲁伦河遭遇伪元骑兵主力。统帅这支骑兵的是伪元第一名相兼第一名将,文武双全的王保保。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去年在伐蜀之战中立下大功,他信心满满,自诩大明的飞将军李广。打仗这事儿很多时候胜在有信心。信心十足的蓝玉初生牛犊不怕虎,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猛打猛冲,歼灭伪元骑兵一万余。王保保无奈,只得暂避锋芒,向北退却。

痛打落水狗这种好机会,蓝玉怎能放过?他渴望像自己的姐夫开平王常遇春那样在草原建立不世功勋!于是他率领中路军的先锋骑兵日夜追赶,终于在土剌河追上了王保保统帅的伪元骑兵。

王保保老谋深算,他深知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决定诈败,继续向北逃窜,引诱明军进入大漠腹地再杀一个回马枪。

三月二十,蓝玉向伪元骑兵主力发动了攻击。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双方刚刚接战,伪元骑兵就开始拼了命的向北逃。蓝玉兴奋的给身后的徐达传递了军报:“末将于土剌河大破敌军主力,仅用三个时辰击溃敌军六万余!”

这军报听上去有些耸人听闻,六万伪元骑兵被蓝玉的一万五千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击败了?整场战役才耗费三个时辰?用后世一部神经病电视剧的台词形容就是“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蓝玉在军报中写的是“击溃”,而非“歼灭”。击溃和歼灭在军事术语上是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词汇。

这一仗伪元其实仅仅损失了一千人。这一千人是王保保给蓝玉抛下的鱼饵。

蓝玉这条大笨鱼咬钩了!他决心继续向北追击,重现汉时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荣光。中路军主帅徐达一连给他发了八道“不准轻敌冒进”的帅令都没按住这条大笨鱼。大笨鱼带着一万五千弟兄一路向北,一头撞进了王保保编织的大网中。

徐达无奈,只得率领三万五千名士兵日夜前行,追赶孤军深入的蓝玉。

王保保已经跟部将贺宗哲在岭北设好了包围圈。蓝玉先钻了进去,徐达为救蓝玉的先锋骑兵,只能步其后尘。

打仗这事儿很多时候胜在有信心,很多时候败在自信过头。蓝玉就是典型的自信过头。

王保保将包围圈扎紧了口袋,趁着明军日夜兼程,人困马乏之际发动进攻。蓝玉本来想吃肉,没想到撞到了骨头,蹦掉了两颗牙!他的先锋部队损兵六千,连累紧随其后的主帅徐达损兵七千。

五万中路军,仅剩三万七千人。

徐达不愧是大明第一名将。他在大败之后稳住了阵脚,调集兵力从包围圈的最薄弱处突围出去。蓝玉为了赎罪,更是领兵冲锋在最前面,左突又杀,多处负伤。生生为中路军杀出了一条血路。中路大军幸存的三万人向南退却......

且说岭北以南一百五十里处。一支几百人规模的明军运粮队正在向北而行。领头的是十三岁的四皇子,燕王朱棣。徐辉祖打马跟在他的身后。

从蓝玉孤军深入,追击王保保开始,徐达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感觉再往北恐怕要中王保保的圈套。徐达身经百战,刀头舔血几十年,打仗他从来不怕死。可四皇子朱棣还在他身边呢!身为人臣,怎么能让燕王殿下身陷险地?

于是徐达找到了朱棣,提出派两百人护送他先回雁门关。

朱棣跟自己的二叔兼未来岳父徐达急了眼:“难道二叔认为朱棣是贪生怕死之辈么?让我南撤,除非杀了我!”

徐达无奈,只得又下了一道军令。让朱棣带领徐辉祖在后面押送一部分粮草。徐达还拿出了一堆大道理苦劝朱棣,说什么“粮草辎重乃得胜的根本”,“将粮草辎重顺利运到前方就是此战首功”之类的。

朱棣这回听了徐达的命令。跟徐辉祖带领三百名步卒押着三十几车粮草像蜗牛一般向北而行。

朱棣朝徐辉祖抱怨:“押着粮车,咱们走的太慢了。等到咱们到了前方,恐怕仗已经打完了!我还想立个大功,回去在父皇、母后、大哥面前显摆显摆呢。”

徐辉祖劝他:“四皇子,我爹不是说了嘛,将粮草运到前线就是首功。”

朱棣摇头:“得了吧!我是上了二叔的当了!本来我以为他让我押送的是全军的粮草。结果呢?就这么三十几车,也就够一营弟兄吃一天的。谈什么立首功呢?他是怕我上前线有个三长两短,不好跟我父皇、母后交待。就把我生生按在了后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