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四章(1 / 2)

加入书签

对这场御试最为看重的, 除了应科举子外, 首当数官家赵祯了。

一下早朝,惦记着制科殿试的赵祯便撂开步子, 领着一干追得满头汗的内侍来到崇政殿, 似模似样地查看起设置安排来。

因制科过阁者为不折不扣的百里挑一,数百应举人中, 仅筛出区区十人,自不比筹备贡举殿试的繁杂。

只消将八张帘幕简单一拉, 便能轻松将偌大殿室隔出十个小间来,于考生间足够隐秘, 却又能让坐于阶上御案前的官家看得清楚仔细。

赵祯装模作样地逛了一圈,并没瞧出什么问题来。

恰在此时, 他听得内侍通报, 道应科举子已至殿前,便心满意足地步上台阶, 至帘后坐下了。

座次仍按登记家状时的排号分派, 并不以榜上名次断。即便如此,一直透过薄帘好奇地紧盯殿门口的赵祯,还是自然而然地被身长玉立、面容瞧着年岁极轻的狄青吸引去了目光。

他勉强按捺住好奇心, 待所有举子难掩紧张地落了座,又听得钟响, 齐刷刷地撩起袍袖,开始专心答题时,才低头在纸上唰唰写了什么。

随后, 他回过头去,示意林内臣靠近一些。

林内臣垂首一看,纸上潦草写着这么一行字‘左三那名举子,名姓为何?’。

他暗暗一讶。

这才刚落笔呢,就有人至幸,得官家另眼看待了?

怀着这微妙心绪,他连忙顺着官家所指的方向看去,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认出了那周身容貌气都很是亮眼的郎君是谁,不禁笑了。

瞧那是谁,不正是跟陆三元小尾巴似的那位狄姓郎君么?

他往陆辞家中去过数趟,期间没少见那位青弟,但对从未出过宫的官家而言,还的的确确是头回见着小夫子视如亲弟的这位好友呢。

在官家催促的目光中,林内臣立马低头,在那纸上写下答案。

原来是小夫子家里的人!

得知这一答案,赵祯眼睛一亮,简直既惊又喜。

无需林内臣再说些什么,他也渐渐想起来,曾常被小夫子挂在嘴边的,除了朱柳滕这三友外,还真有这么一个人。

虽无血缘之系,但如此也足以得见,自陆家那道大门里迈出来的净是俊秀之材:前有贡举一科齐中的四友,后添个制科题名的狄青……

真不愧是小夫子。

赵祯喜滋滋地想着,再看向从不似其他人般隐蔽地东张西望、只心无旁骛地答题的狄青时,目光中就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了几分同当年陆辞相仿的慈爱光芒。

这么说来,尽管他与狄青素不相识,今日才初初谋面,但自小就没少听狄青那些趣事的他,还真算得上是看着狄青长大的呢……

对官家的诡异逻辑,就沦落至比自己还小的对方莫名‘看大’的狄青,自是一无所知。

他将全副心神,皆放到身前考卷上去了。

制科御试仅制策一道,却足足限三千以上,方可算成,单是考试用表纸、草纸,便各有五十张之巨。

跟其他唯恐时间不足,又多少被仅十数步之遥的殿上皇帝分了心,最后决定随便打个草稿,之后边写边想的其他举子不同的是,狄青足足费了极宝贵的半个时辰功夫去将草稿打了个完整,又仔细梳理一遍,才真正在表纸上落了笔。

这么一来,他虽耽误了许久才开始,可自落笔后就再无迟滞,文思可谓通畅无比。

没过多久,他就气定神闲地追上了写写停停的其他人,又稳打稳扎地超了过去。

跟他运笔如飞,毫无停滞,淡然自若的神态一比,或是捏笔苦思冥想,或是蹙眉缓书,或是眼珠乱转的其他考生……一落入位处上头纵观全场的小皇帝眼里,就全被比下去了。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管狄青所写制策水平如何,单瞧这架势,就已有模有样。

这么一想,赵祯顿时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他现在就想走下阶去,凑到各个考生身边,好往答卷上瞄个几眼,瞧瞧各人究竟写得如何。

只是思来想去,温柔体贴的本性,还是叫小皇帝放弃了这一颇为诱人的念头——光是他坐在殿中这点,就让这些颇为稚嫩的举子无比紧张,要是靠近前去,阻碍了他们思绪,那岂不得不偿失么?

赵祯抿了抿唇,唯有撇去这一诱人念头,迫使自己安心坐定了。

御试策题,本就颇为细碎繁冗,加上所限字数甚多,在官家极力压低自己存在感的情况下,初时还忍不住隔三差五地往上偷瞄的举子们,很快就没了任何分心的闲暇了。

光是在此起彼伏的‘沙沙’声中控制住自己别去在意,快些连上时断时续的思绪,再凝神落笔这点,就已耗尽了他们的精力。

越到后期,对体力的考验就越趋于对笔力的——饶是在家中没少舞刀弄枪,但握笔的精工细活,到底不是大刀阔斧的武功比得的。

在一口气写了两千字后,哪怕是那些衙内,也感到手酸筋乏,不得不将笔暂搁,甩甩僵硬发颤的手掌,更别提那硕果仅存的两名真文科士子了。

他们早停过三四回,唯恐额上落下的汗珠会污了好不容易写好的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