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生活(04)(3 / 4)
些。
“清和,走吧。”腊月初三一大早,杨父踩上三轮车,他后面都是装的对联。
“嗯,媳妇儿咱们走。”沈清和也骑着三轮车,不过他的后面还载着杨凤兰。
两辆人力三轮车都是沈清和租来的,一路逆风行驶,抵达郊区一个公社赶集。
离市里有些距离,天不亮就出发,到的时候还不到凌晨六点。
占据市集最中心的位置,陆续有人来赶集,卖东西的人也很多,杨凤兰手里捏着钱,自己还没有开张,就去到菜市场那边,买了一些菜,还有一些面粉。
等她回来的时候,自家摊子上已经有人在选购对联,还打算真买。
有人愿意买,代表真的可以做这门生意。
沈清和大声吆喝,“春联,吉祥春联,买一副春联送福字一个……。”
运功悄悄的把声音扩送到更远的地方,不少人都能听到。
没有喇叭,有点不好。
许多赶集的人的都看到春联,不少人想着既然今天遇到,就买下来,过年能用的着。
也不知道下次能不能遇到,先买了呗。
腊月赶集的人还蛮多,不到三个小时,春联就不够卖,沈清和还后面的人家借来一张桌子椅子,不停的写。
幸好自带了红纸墨水毛笔,要不还没有解决问题。
沈清和写的春联都是寓意美好的,还有字好,就是那些看不懂的老农民都觉得春联上的字写的真好看。
有人在一边给他们念春联解释春联上的意思,每一幅都寓意新的一年有无限美好的希望。
对农民来说,很好。
多优美的对联也不如直接美好寓意的春联,他们文化不高,弯弯绕绕的听不懂。
集市散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沈清和忙碌了大半天,腰都直不起来。
他除了写春联也没有闲着,还观望着周围卖什么卖的最好,最赚钱。
集市上卖的东西多,小零嘴很好卖,炒好的瓜子还有沙琪玛,炸好的麻花等,还有卤菜好卖,猪耳朵,猪肚,鸡爪,鸭爪,鸭头等,这些都是好卖的,只是现在看着就只有猪耳朵,猪肚,鸡爪这三种,他得回去试试,这些在城里就能卖,之前是他没有想到。
回去的路上,沈清和一直闷着,在想事情,看看这事怎么操作。
油炸的东西还是算了,卤菜更好操作,炸货需要大量的油 ,他不好操作。
卤菜也让岳父岳母学着,回去教教东北的那四位。让他们也搞搞副业,以后也能发家致富。
他不说话,但是杨凤兰父女俩高兴啊,兴奋的大声说话,“老闺女,以后每场市集要是都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就行。”
“爹,肯定会的。”父女俩高兴的跟个什么似的。
杨凤兰胸前的大包包内,装满了零碎钱。
虽没有数过,但是想来也是不少的。
家里还有好些写好的,都是之前努力的结果。
除了这些,沈清和还在思考,光靠自己手写肯定是不行的。
肯定是要大批量的印刷,还有要比现在市面上印刷的要好。
他还得再赶几次市集再说,也得看看四周市集的市场反应。
到家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全新的规划,卤菜,春联印刷不需要找外面。在时空超市,买个小机器,放在任务空间,一直刷刷的印。
红纸金字,红纸黑字,都得有。
回到家里,沈清和停好车,用东西盖好。
进门顾不上数钱,就说,“爹,娘,媳妇儿 ,我出去买点东西回来。”
“哎,买什么呀?”杨凤兰正高兴呢,不知道丈夫一脸冷静的要出去干什么。
“回来再说。”沈清和又骑了一辆三轮车出去,在外面转悠了一个小时才回家,一车的猪头,还有猪肚,鸡爪,还有已经配置好的药包。
人力三轮车上,堆满了。
杨家三在炕上,坐着在数钱,一分的,一毛的,一块的,两块的,好多呀。
杨父感叹着,“老闺女,还是你有眼光,女婿虽然文弱些,可是脑袋瓜子好,还有读书好,字写的好。现在就靠着字能赚钱。”
“爹,清和是读书人,要不是前后两次高考他都撞上生病还有被受伤,一定会考上大学的。也不会现在为钱发愁。我一直相信他,他是最好的。”杨凤兰本人文化不高,但是她喜欢有文化的人,喜欢能出口成章的人。
当初她被沈清和吸引,就是因为他身上的书生气质。
说话的人脸上还有恋爱中的痴迷,杨凤兰这辈子都被沈清和攥在手里。
“嗯,女婿确实不错,以前闷闷的,估计是看不到回城的希望,才万事不管,不怎么说话,有些死气沉沉的。”
杨父对沈清和现在是越来越佩服,来帝都已经好些天了,他也和四合院的好些人都混的很熟,也知道大部分在农村结婚的知青,不论男女,很少有完整回来的。不是缺了妻子,就是缺了丈夫。
沈清和回来时,还带回来一口超大水桶式的锅,是他准备好的卤锅,卤水不能天天换,家里的锅要做饭做菜。
“清和,是什么东西?”杨母走过去,好奇的摸上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