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村(03)(1 / 2)

加入书签

“娃儿啊, 你真是傻。我们喜欢的是这个地方,去到别的地方吃的再好, 穿的再好, 住的再好,又有啥用?”

老旺叔牵着牛,摇摇脑袋, 慢慢的离开。

沈清和望着老旺叔佝偻的背影,诸多感慨。原主的记忆中, 老人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位身材高大, 笑声爽朗的汉子。

说话做事最是爽气, 又乐于助人,没想到几十年后, 那位义气的汉子也老成这样。岁月真是不饶人。

上岗村的范围很大,周围连绵不断的山岗, 都是上岗村的范围。

不远处那些荒废的旧山头, 一直绵延很远,据说以前郁郁葱葱,是茂密的山林,可如今光光的, 像是点了戒疤的和尚, 偶尔看到几棵歪脖子树。

面积很大,目测应该有上百公里,越远的地方, 歪脖子树更少。基本没有。

远望一会儿,才离开,继续走着,一路上看到不少旧窑洞,显然没有人住。

弯弯绕绕转完,沈清和走到村里的老主任乔大爷家。

“乔大爷在不?

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大声喊道。

“在,谁啊?”

屋内传出苍老嘶哑的声音。

“沈清和。”

“进来吧!咳咳咳……”

老主任的回答伴随着咳嗽声。

“乔大爷,是感冒了吧?”沈清和进屋就看到乔大爷一人睡在炕上,脸色不好,黑黝黝的脸,还能感受到苍白。

“嗯,你坐远点,别传染给你。”

乔大爷推着沈清和,让他坐在炕的那头。

“不要紧,我年轻抵抗力强。我大娘呢,怎么不在家?”

“去镇上买药去啦,等下就回来。你来有事吧?”

“没事,就是过来看看您和大娘。我听说您也不打算搬下去?

“嗯,不搬,死也死在上岗村。”

得,又是一个顽固派。

“乔大爷,咱村有几户老人愿意留在村里?”

“连你家有八户人家。你是回来劝你老子的吧?”

这时候回来肯定是为这事。

“嗯,户口咱村的户头有多少家?”

“不多喽,三十户不到,还有一些只有老人的户口在,年轻的在城里买房都迁走喽。”

“不是说农村户口好,很多人都不愿意迁走吗?”

沈清和确实觉得奇怪。一般来说,不是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的户口,一般普通的农村人怎么会把户口迁走。

“那是指条件好的村子,咱村有啥,山荒废的没有几棵树,地也不肥,虽然到处都是地,可收成不好,又没有水。

咱村的自然条件太差,留着农村户口有啥用,不当吃不当喝的。

年纪人打工贷款在城里买房,孩子们读书有城里户口更好上好学校,他们当然要迁走户口。

咦,我记得你的户口也还在村里吧?

“嗯,我的还在村里,就是我家小子的户口也在村里呢?”

“你问这些是不是要迁走?”

“不迁走,就是一路上看到好多废弃的窑洞,随口问问,看看咱村还有多少人。”

“不多喽,都是一些老家伙。”

乔大爷很感慨,村里的年轻人的户口越来越少,都是老家伙和一些中年人。

聊了一会儿,沈清和离开乔大爷家,继续在村里转悠。

一直转悠到中午,手机响起,老三喊他回家吃饭,才慢慢的走回家。

下午,安静的待在家里。他试着劝老爷子,只要老爷子点头愿意搬家,老太太肯定不会反对。

只是兄弟俩轮番上阵,嘴皮子都磨掉一层皮,老爷子依然固执己见,不愿意搬。

加上政府也不强迫他们搬,只是反复做动员工作,毕竟这里不是因为国家要建设啥,要占这块地方。

老人们搬不搬,都不会碍事。只是因为这里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而已。人家要固执不搬,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一下午因为劝老爷子,沈清和喝了几瓶水,这比演讲还费口舌。

“爸,您不搬,我和老三怎么放心您二老住在这里。”

这句很无奈。

“有啥不放心的,我和你妈也不是七老八十,六十多一点,还干得动活,也不要你们兄弟俩伺候。你们放心吧。”

老爷子的固执,让沈清和很抓狂。

“放心啥,能放心嘛?”沈老三小声嘀咕道。

既然老人不愿意搬,他就得想办法让老人过得舒服点。

找个水源点打井,是一定要的。

要不一些老头,真的下岗去担水,出事咋办?

只是这事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他还有事要回西京安排好事情才能回来。

翌日,沈清和开着车离开了上岗村,回到西京。

回到西京有些忙,沈清和忙忙叨叨,一时之间忘记了打井的事情。每天晚上,他还忙着修炼。

正好马上就要端午节,他要回老家陪老人们过节。顺便到处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水源,顺便他在村里也找处地方,给自己盖房子,当然还是窑洞。

老人不愿意搬离,他只能经常回去陪陪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