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1 / 2)
徐琳琅又看了常茂送过来的首饰,心里便明白了。
徐琳琅明白过来几分,现在,皇后娘娘在点心比赛上赏给了她一幅头面的事情在应天府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在揣测,皇后娘娘这是属意徐琳琅为太子妃了。
原本,在这样的关头,就算对徐琳琅有心思的公子哥也该对徐琳琅退避三舍,免得在此事上面附逆了皇家的意。
可是,常茂偏偏在这样的时候,逆流而行。
常茂如此行事,可见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定的,毕竟,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就会惹怒皇家。
在这样的时候,一向稳妥的常茂如此行事,可见,也是真心看重徐琳琅。
徐琳琅想了想,既然郑国公常茂有如此之大的勇气,她便也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常茂确是良配。
这偌大的应天府,偌大的大明,怕是也只有嫁给常茂,才能有她想要的自由。
徐琳琅心里有了主意。
徐琳琅吩咐阿筠去寻了针线、绣布和花绷自过来。
自从回到魏国公府,私下里的时候,除了给皇后娘娘做绣品,徐琳琅几乎是不动针线,如今怎么主动拿起针线了。
阿筠开口问道:“小姐这是又给皇后娘娘做绣品吗?”
徐琳琅摇了摇头,笑了笑:“不是。”
阿筠不再多嘴了。
这些日子,应天府各贵家的眼睛都紧紧的盯着太子妃的位子,
眼见这入了冬,应天府的冬天,虽然不至于天寒地冻,却也是让人全身湿冷。
偏偏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决堤,发了水患,大批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这些百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一路逃灾,涌到了应天府来。
黄河下游夏天的时候发了蝗灾,如今,应天府城内,已经有不少秋天的时候就逃灾过来的流民。
皇上派了钦差大臣去治理两地的灾害。
黄河下游那里,一入冬,蝗灾自然没有了,苦的只是百姓颗粒无收,朝廷发了赈灾的粮食,不过也是让灾民勉强果腹罢了。
如此一来,逃灾到应天府的灾民也不愿意回去了,就算在应天府要饭,也比回去强上一些啊。
长江中下游决堤的事情却是有些棘手,水势汹涌,堤口久久不能堵上,百姓们的家园被大水冲的一无所有,大批流民拖儿带女的来到应天府。
谁都知道,应天府富庶,这只要来到了应天府,就不至于饿死。
一时间,应天府内四处可见无家无归的流民。
随之,城中的偷盗事件多了不少。
事到如今,赈灾势在必行。
朱元璋登基以来,虽然也发生过几次灾害,但是并无百姓流入应天府中,多是当地官员主持赈灾。
但是此次灾情严重,百姓无家可归,只能来到天子脚下,希望能够得到天子庇佑。
皇上已经派了能臣去两地赈灾安抚民心,不过,眼下,应天府内的流民,也是要管的。
新朝初立,应天府的官员,还没有多少应对这样情况的经验。
皇上一向想让太子多历练历练,这几年,皇上把诸多政事都交给太子处理,太子都办的不错,皇上对太子愈发的信任。
在此形式下,倒是平息了皇子们对储位的争夺。
大臣们也看的明白以后的形势,再加上太子一向颇有威望,众大臣对太子很是拥护。
如今,应天府的灾民是前所未有之多,赈灾之事,刻不容缓。
若是耽搁了,在都城之内,都是饿殍满地,难免会民怨沸腾。
朱元璋给太子拨足了银两,便、指了太子亲自去赈济应天府的灾民,想到之前北境战事,四皇子朱棣表现不错,朱元璋便派朱棣辅佐太子。
可是没过几天,就传来了太子和四皇子关于赈灾的意见不合的消息,
太子朱标,主张在应天府臣内,广布粥棚,散粥济民。
四皇子朱棣却主张,要把涌进应天府的流民都集中到应天府城外,再行救济之法。
太子朱标认为若是让流民出城,便会让应天府的百姓和流民认为是朝廷要将流民驱逐出城,如此一来,便寒了百姓和流民的心,折损了天恩浩荡。
四皇子朱棣却是情绪激昂,说是眼下形势,赈灾本身就是安抚民心,只要妥善赈灾就不会寒了百姓的心,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四皇子还说,发了水患,便又起瘟疫的可能,必须及早让流民出城,才能保应天府安定。
不单如此,四皇子还说了好多危言耸听的由头证明他是对的。
太子却认为根本没有那么严重,那些说辞,是四皇子太多虑了。
眼下,城中有流民,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吃食,只要赈灾银子充足,给他们开上一断时间粥棚,发上棉衣,让这些日子平稳的过去,等到两地灾害除了,再把他们发配原籍便是。
四皇子和太子据理力争,太子脾性好,四皇子倒是发起了脾气。
两个人实在是说不在一起,皇上便指让太子去流民人数多一些的东城赈灾,让四皇子朱棣去管理流民人数少的西城。
如此这般,将两兄弟分开,让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法子赈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