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国(三十四)(4 / 5)
手谁的唢呐吹的更好都要比一比。
但是最后他们都输了。
赢的人是夏安然。
作为文官代表的夏安然,听了几首之后摇着手指表示你们这不行。
太舒缓了,军歌就得恢弘、大气,而且乐器也不应该只限于唢呐啊。
见状,以孙坚为首的搞事派挥着手,起哄让裁判来一首,由他带头,他领军的那一支孙家军自然笑闹着起哄,就连关系不错的周瑜也揶揄着看他,还跟着拍拍手表示自己的期待。
被他带动,旁边的吕家军也逃不了,吕布和他倒是不熟,但是也知道自己的方天画戟正是这小谋士命名,对他也有看好,如今见小孩要来事,自然也不会让气氛冷下来,如果需要的,吕布也是很能凑热闹的,他一起哄,张辽高顺当然也不会闲着。
当下“来一首,夏主簿来一首”的要求络绎不绝。
就连曹操也拍着手让他别害羞,难得今日时光正好,景熙不若也来上一个。
引火烧身的夏安然当下有些为难,他的确有不少歌,但是如果唱起来,实在有些单薄,要不用鼓配乐?
他看了眼被放着那边的用于指挥三军的大鼓,他倒是不会用鼓,但是打个节奏还是可以的。
正当他犹豫的时候,忽然见到曹纯站了起来,他随手拿起了一个唢呐,长腿一迈,身着甲胄的青年步伐稳健,极为坚定得站到了夏安然身边,二人默契对视,夏安然便知道他想唱什么了,甚至都不需要语言。
于是他也不多犹豫,征得曹操同意后拿来了大鼓和金锣来给自己打节奏,他手执鼓锤,玩了一个花式捏在了手中,见他准备好,曹纯将唇套在了唢呐吹嘴上。
他自然是会吹唢呐的,甚至可以说是夏安然之后的第一人,只是在教会了信号兵之后他就不再吹奏,如此一举,反倒让后来加入的吕布孙策齐齐一愣
嘿呀,这小子居然还藏了这一手?
曹纯起调较为平缓,夏安然的嗓音还带着些少年人的腔调,他的调子起的也有些低“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边唱,他用鼓槌敲击着鼓沿给自己和曹纯打节奏,此曲曲调舒缓,词郎朗上口,夏安然嗓音压低,随着乐曲渐渐高昂将嗓音一点点放出来,忽而就见他重重一锤落在金锣之上,之后便是放出了嗓音,正是那日曹纯唱给他听的《白马篇》最为高潮的四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鼓声伴随他的歌声直冲云霄,忽而,就见吕布竟是突然站了起来,他握住方天画戟昂首挺立,背脊挺直,雉翎向天。
作为诸多将领中唯一北抗过匈奴的兵士,他自对此曲极有感触,只不过,如此短时间内吕布自然是背不下歌词的,便以长戟击地,一下下扣着节点,算是为夏安然合奏。
见如此,曹纯指音一转,将节奏稍稍带快,如此更显激昂。
夏安然音率极好,立刻就跟了上来,亦是同时,他们的曲乐中掺进了一缕笛音,正是没带古琴的周瑜来合乐,眉目清隽的青年睫羽微垂,呜咽笛音混入唢呐与鼓声中,半点不显突兀,更能于激昂处恰到好处得承接了唢呐无暇顾及的低音部。
显然这位以琴闻名的江东周公瑾,于笛之技亦是不弱。
待到第二遍时候,曹操也站了起来,他拿着一柄长戟,正是他曹仁的武器,大笑着走至场中“操来为尔等舞戟相乐。”
说罢,他长戟一舞,破空声便响,此三人相和,旁的将领自然不会再呆呆坐着看,曹仁被夺去了兵器没法下场,便索性放开嗓子为夏安然合乐,他亦是世家出身,音率自然不差,不过三两下便合上了夏安然的吊子,后来为了让他安心唱歌,还抢走了他的鼓槌,曹仁双锤齐下,竟能以鼓锣与他弟弟的唢呐抗衡。
这二兄弟斗乐,逼得夏安然不得不靠远了些。
如此,孙策干脆也拿起了□□,他道“主公一人舞戟,可是有些许无趣?不若策来同主公共行?”
曹操自也不多话,他横戟一对,挑挑眉,“来。”
如此二人便戟枪相对,偏偏每个步伐还要踩着乐点,一时叫人分不清是武还是舞。
等唱到了第三遍,夏安然嗓音终于有一点点哑了,兵士们却也渐渐能跟着他唱了,再一遍结束,曹纯直接收音,留着曹仁一番炫技不得不噎回了肚子里,简直憋屈。
倒是夏安然浑然不在意,他接过了曹仁僵在半空中的鼓槌,便是一击。
“男儿立志出乡关”
又一击
“学不成名誓不还”
鼓声上通天。
“埋骨何须桑梓地”
掷地下有声。
“人生何处不青山”
最后,夏安然放下了鼓槌,等他自己从那个激扬的状态退出,整个人都要羞耻得蹲下去,这首《白马篇》的作者此时还躺在奶娘怀里,自然不知道有那么一个坏人用了他的诗还不打算给他正名。
完了,我终于也走上了剽窃旁人诗文的老路子!夏安然简直想捂脸。
自觉他堂堂真真穿越十来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见他害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