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 三国(五十五)(5 / 5)

加入书签

晓如何治理,他也是亲眼见证了兖州、豫州是如何将这一场潜在的大灾转换为了大收获。

刘协亦是从曾被炸蝗虫吓到,转为了……挺爱吃的。

直至后来汉室臣子上奏说因陛下福祉庇佑蝗未成灾的时候,小皇帝还忍不住在桌案下头默默捂住了自己的小肚皮,在心里有一点点遗憾呢。

他站在泰山之巅,眼见着礼官布置祭台,点起明灯。

吉时将至,百官已就位,小皇帝于人群之前,万民之上,展开了手中卷轴。

皇天后土,神皇在上,请垂听兮。

吾为大汉天子刘协。

吾生而德薄,性寡,幸有神皇庇佑,赐下良臣,明师,以护我华夏央央,国祚绵长。

吾知天欲使吾等强,定要苦之,劳之,饿之,然,求神皇怜悯世人,赐百休缓之期,余愿以祝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州郡板荡,百载陆沉。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吾汉,当兴。

刘协念完祭文,合起卷轴。

这个卷轴,就是他最后一样祭品。

以兖州纸制成,轻薄、结实,可印书,可绘图,可携带,可运输。

可开明智,可教化百姓。

他缓缓将卷轴至于鼎中,看着腾起的火苗将卷轴一点点舔舐干净。

此时心中激荡,自不必多言,祭文是他自己写的,由饱学之士为其修改,诸人都不同意他这样自谦,认为其有损陛下威严,但是小皇帝坚持了,他自觉其并无大才,有的就只有一颗坚定前行的心,还有如同天赐的好运气。

忽而,他听到了一个声音,是方才他就听到的声音,只是此时稍稍清晰了些。

“尔可能福佑万民,严于律己,励精图治?”

“尔可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尔可能负江山之重,民心所付之重,汉室脊梁之重?”

“……吾可。”

“吾惟愿,国泰,民安,”小皇帝顿了顿,微微笑了。“为帝王之路漫漫不可知,吾将上下而求索。”

“吾名刘协,为大汉天子。”

“——既为天子,当恣意、张扬、尔为王,便是大汉的模样。”

“站起来!”

“此天下,没有什么是能让尔跪着的。”

“站与战,是尔为帝王的傲骨。”

“尔,即为龙,为此天下的脊梁。”

“脊梁,可折,不可弯。”

“刘协……受教。”年轻的帝王轻轻舒了一口气,他站直了身体,向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深深作揖,以一个后辈的身份。

正当他心情激荡之时,就听见身后群臣的惊呼。

奉礼于侧的礼官亦是发出了因心绪浮动而激烈喘息的声音,随后,他俯身在行跪礼的小皇帝身边“陛下,虹龙传信,吉兆啊!”

刘协微微一愣,他站直了身,旋身看去,便见一道虹桥架在了山涧之间,在云涛之间若隐若现,就像是当真架起了此岸与彼岸的通道,恰巧一阵清风卷起已成灰烬的祭文,向着虹桥的位置送去,就宛如当真有一条他们看不见的龙卷着帝皇的祷文送上苍穹。

众臣均已赞叹的目光看向了这一切,更有混迹两朝的老臣激动跪下。

但是此时此刻,人群的中心点,本当最为兴奋的主角——小皇帝刘协在最初的兴奋惊喜过去之后,理智回笼,然后心中升起了怀疑之心。

他的视线默默落到了人群的最后方,那里正是曹营几位谋士所在,其中就有官衔本来不够前来参与祭天,但是因为其功在千秋的创造被破格允许的夏安然。

小皇帝一瞬间,脑子里面闪过了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想法——这个“神迹”……真的不是夏景熙制造出的?

……不,这样想太不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