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北宋(二十五)(1 / 5)

加入书签

赵祯自从被立为太子直至如今, 说实话他和刘后倒也的确一直不亲, 二人见面也只是淡淡的面子情。

因为他被接进宫中的时候已经记事,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刘后的亲生儿子,刘后也明白这一些,对赵祯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感情投资,二人面子上母慈子孝即可。

而且对于明明是自己的父母,现在却要生疏的叫皇叔的这种情况,他心中本身也有不满, 只是赵祯此人性格温和, 被他的父亲教养得极好。哪怕是后来,遭遇了刘后的冷暴力, 也没有生出什么怨怼之心。

本来就没有期待, 哪里又会失望呢?

但是现在让他知道这一真相,赵祯在感觉措手不及之余还有几分茫然。

他以为是父亲的,实际上的确是他的皇叔, 他以为是皇叔的,却是他的父亲。

赵祯没有怀疑皇城司的这一结论,他心知这种事皇城司没有查清楚之前是定然没有胆子虚构的。更何况最清楚内情的八王爷尚且在世,皇城司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再当事人尚在之时胡编乱造, 况且在得知了结论之后才回想起来,以前也不是没有些许痕迹的。

譬如当时先帝一见到他便觉得投缘,他也觉得先帝和蔼可亲, 实际上便是因为父子天性吧。

只是后来, 每次见到他的时候先帝态度都有些冷淡, 父子两人便也一直都亲近不起来,只是面子情而已,彼此之间的话题,永远也只有功课。

他原以为这是因为先帝尴尬,毕竟他断了子嗣不得不过继,加上任何人都不会想要将皇位传给他人,便很能体谅这份心情,但是现在想来,也有可能是先帝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

若遇到别的皇帝,此时定然会勃然大怒,乃至于迁怒于告知他真相的臣子,但赵祯能在以仁治国的宋朝得到的死后谥号依旧为仁,便可见其为人、其脾性。

他很少会做迁怒之事,也极为体贴,就像现如今,他骤然间知晓了自己的身世,正是慌乱无措之时,却还体谅着掌司大人年老体弱,令人先给他赐下座位慢慢说。

对于陛下的如此态度,这位皇城司的执印之人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非常的了解这位年轻帝王的性格。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在发现真相之时,捅爆这一地雷。

果不出他所料,在长久的沉默之后,赵祯问出了一个问题“夏安然是谁?”

皇城司掌司娓娓道来,他的话没有说死,但是他对于这个答案有八九分的肯定。

按照皇城司众人探查下来种种痕迹之后的推测,当年八王妃狄娘娘和八王爷之所以能够将今上的存在保了下来,是因为当时狄娘娘的确是怀孕待产,而狄娘娘为了保住皇家血脉,便选择将自己的儿子送走,以当今冒充了他们的儿子。

要知道,当年刘后可不是蠢人。

当她发现先帝的兄弟在如此敏感的时机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儿子,而且是和小皇子相似大小的儿子怎么可能不心生怀疑,也定然想办法探查过。

初生婴孩的动静是藏也藏不住的,生了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的差异也极大,若是八王妃生出的是女儿,一双儿女龙凤呈祥也是吉利,没有必要隐瞒。

但是如今看来,当时定然生的也是儿郎。

而在皇室,若是生出一对双生子为不吉,以先帝的个性很可能为了避免麻烦,下令将两个孩子夭折一个,或是全数夭折,毕竟八千岁本身就已经有了两个男儿郎传嗣,也不差这两个。

而为了预防这一可怕事件发生,八千岁和狄娘娘便只有忍痛送走了自己的孩子,保住小皇子一个。

至于为什么八千岁当时没有告诉先皇这件事情……只怕也是因为八千岁十分清楚,先皇的心一直偏在刘后这里。即便他将这个孩子的事情告诉了先皇,小太子的存在也不会是个好的结局。

刘后是否会得到惩处不说,但是小皇子哪怕被立为了太子,但宫闱深深,有什么结果也未可知。

一个不被父亲所喜爱,母亲又保不住他的小太子,会发生什么,自不必提。

但八王爷和狄娘娘的这一时恻隐之心,却救下了大宋朝的未来。

因为刘后的孩子在六岁时候夭折,先帝骤然间失去独子,那时他已年老,连番打击之下奋斗几月却再无子嗣诞生,一时之间绝嗣的危险使得先帝只能用过继之法。

赵祯与逝世的先太子(刘后之子)一般大小,先皇与之又是父子天性,八王爷三个孩子,偏偏他就点中了赵祯。

故而一个和官家差不多大,长得又有八九分相似的夏安然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他应当就是今上的堂兄弟,也就是,八千岁和狄娘娘真正的儿子,至于为什么没有猜夏安然才是太子,便是因为八王爷在众人心中太过正面的印象了,八王爷在众人眼中是当今的父亲,但是在当今继位以后,八王爷的态度一直都是秉公办事,全然没有仗着生父的身份嚣张行事。

按理说生父和宗父,于法律上应当是后者高于前者,但是在道义上则是享有一样的待遇,但是既然是皇室的过继,那当中的各种规矩便数不胜数。

但是即便是皇室的规章制度,再不近人情,也不会要求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