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4 章(1 / 5)

加入书签

第144章

高铭起身要走,除了花荣外,其他宋国成员却都还黏在椅子上,就连赵楷也没第一时间起身,显然大家到底是想要幽云地区的,似乎怕抬腿走了,真的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你们行不行啊,路上不是给你们说过了么,现在宋国是有主动权的,并不像以前那么被动了。

辽国怕咱们和金国结盟,他们坐地起价,咱们得杀价!

听到不靠谱的价格起身就走,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结果你们一个个的表现出很想买的样子,人家就吃定你了。

可能是这些宋国文臣多是富家子弟,就是一般出身,也专心读书,不问柴米油盐之事,哪里晓得买卖里的门道。

高铭见这群家伙不走,自己走了,他们不跟着,就拖延时间的哼道:“你们就是把宋国倒过来,也抖落不出这么多银钱,没可能支付的。买回幽云之后,我们宋国不用过日子了!倒是你们,切不要抱着金砖挨饿!当年,安史之乱,史思明的儿子史朝兴穷途末路之时,被人围住,他以自己的金腰带为贿赂,希望对方可以放他一条生路。结果对方说道,不劳你自己动手,等你死了,我们自来取。如今辽国的境地并不比当年的史朝兴好到哪里去!”

要不等你们辽国死了,我们自己来取幽云!

一席话不仅是吓唬辽国,也是点醒宋国使团成员。

果然高铭说完,大宋这边已经有人开始挪身子站起来了,且越站人越多。

辽国众人见他们要离开座位,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色,耶律大石赶紧道:“你们能出多少?”

“我们今年的三十万岁币都是好不容易凑齐的。你觉得我们能出多少?”

张琳道:“正因为每年三十万岁币,所以我们辽国免除了岁币又要把幽云十六州给你们,收取百年价格应该不过分吧。并且这一百年来,钱多物品少是趋势。都算上的话,这些钱已经很少了。要不是看在宋国和辽国百年修好的份儿上,要比这还要高昂。”

真有你们的,连通货膨胀都算上了。听张琳的意思,这还是少要了呢。

耶律大石也道:“以前的岁币每年三十万,一百年就是三千万,如今幽州永远归还你们,索要一百年的岁币不过分吧,考虑到你们没有那么多白银,只要一千万白银,剩下的用金子和帛抵扣。”

算盘都打到一百年之后了,关键是一百年之后,别说辽国了,宋国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高铭哼笑道:“耶律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孩子刚生下来就要把他一生所需的花费都一口气准备齐的。抱歉,这价格实在叫我们没法承受,幽云十六州这孩子我们不要了。”

他说完,明显感到一直表情严肃的耶律淳,嘴角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微笑。

高铭一怔,这种微笑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还出现在他干脆拒绝辽国的条件的时候。

难道这耶律淳是个顽固派?宁可抱着祖宗基业去死,也不断臂委屈求生?

这种人是最可怕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此时就听耶律淳冷声道:“不要更好,本王一开始便不赞同割去这些州府给你们南朝。”

耶律大石表面不露神色,暗地里则叹气,晋王从骨子里反对与宋国妥协,还不肯放心以前对宋国颐指气使的架子。

要是高铭这个态度,正好顺了耶律淳的意思,谈判怕是要夭折。

高铭意识到问题,立即调整政策,对耶律淳道:“忘了说一点,我们并不想永久割让,只想租借三十年。”

“租借?不是割让?”耶律淳极为吃惊。

高铭跟赵佶提出这个策略就是怕辽国人中有顽固派,叫他猜到了,还真有。

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租借听着就让人容易接受得多。

对耶律淳这样不支持割让祖宗辛苦攻占下的城池的人,简直是对症下药。

耶律淳问道:“多久?”

高铭伸出三个指头,“不多,就三十年。”

“三十年?”耶律淳犹豫了,时间不是很长,他努努力说不定能活到租借结束那天,“那还有的谈。”

花荣拽了高铭衣襟一把,高铭就势重新坐下。

辽国派出了耶律淳这么个硬茬,得谨慎行事。

“既然是租借,自然就得有租金了?”耶律大石道:“你们打算出多少?我们也退一步,如果你们的一次性出不起那么多金银,按年付也未尝不可。”

“每年十万两白银。”

耶律淳鼻音一哼,一个劲儿地摇头,口中用契丹话念叨着什么,声音很小,就是宋国懂契丹话的官员也听不清,但估计是类似于异想天开之类的话。

赵楷微蹙眉心瞅了瞅耶律淳,他真是有点看不惯耶律淳高高在上的样子。

今时不同往日,还以为你们是以前战无不胜的契丹么?

耶律大石和张琳的态度也是一样的都摇头,“原本岁币还有白银三十万两,二十万匹帛。如今租借这么多城池只给每年十万两白银?”

花荣道:“如今宋国钱荒,我们也只能拿出这个数了。又要购买金国的马匹,实在没余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