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89 班底(1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在正式发动战争之前,还化整为零送过去一些人。锦衣卫的探子不说,也有一些军队的人,包括收买、胁迫的当地的一些士族等等。

更何况这是第一批人马,在如今的天津,集结了三万人马,如今送过去的第二批人马也在路上。这里面还不包括一些工匠、属官,不包括一些个粮草等等。

高丽和东瀛这两个地方,加起来估计都是要超过五万人常驻的,这不只是一个卫所的规模了。这样的地方,接下来肯定也是需要不断的巩固、强化,更需要不断的在当地扎根。

既然打下来了,当然也就是大明的疆土了,当然需要治理好了。

老朱心情不错,也在开玩笑,“英儿,你把捣鼓出来的那个神机营,可是咱京师三大营,可别给咱练废了。若是要去北边打蒙古人,把你的军队给调上去。”

大明的军队就是有京营和地方部队的区别,朱雄英捣鼓出来的神机营是火器部队,三千营被朱雄英改组成骁勇骑,精锐骑兵、步兵组成的野战军组成的五军营被朱雄英称为常胜军。

其实和京营没太大区别,平时常胜军习营阵,骁勇骑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这也是京营平时的训练模式和职司,朱雄英算起来也就是小小的改了改名字。

当然朱雄英的手里的部队,和那些藩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按照老朱在洪武十三年的一些改制,一个卫所是五个千户所,差不多是五千五百人的样子。

而那些藩王,现在有一定实力,但是正常来说也就是不到一万人的样子。

而朱雄英手里的直属三大部队,每部都超过三千人。更何况还有一些辎重、辅兵,朱雄英也是辖北边的一些卫所等等,手握十万部队夸张了点,五万还是没问题的。

老朱心情很好,对朱雄英说道,“咱这些时日也让人注意了,咱准备给茹瑺进工部右侍郎。严震直,就给个郎中。那个卓敬也不错,不过到底才当官没两年,也就是个户部的郎中。”

户部在六部当中,可谓是最重要的,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

郎中正五品,真的不算低了。而右侍郎是正三品,尚书、侍郎都是堂官,由皇帝直接领导。

看看朱雄英手里的文官也够吓人了,一个工部右侍郎不说。还有一个户部郎中,虽然郎中是职司官,但是可以官吏部一个下属司。

老朱又想起来了什么,问道,“咱记得给了你一个探花,还是会试第一,为何不用?”

“腐儒,一门心思的想着复周礼。”朱雄英没好气的说道,“一两千年前的东西拿到现在来用,能用吗?那人,读书读傻了,孙儿可不敢大用。”

老朱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那就让他去御史台,给个正五品的御史中丞。”

也行,让黄子澄去御史中丞,那算得上是纪委、检察院。虽然朱雄英觉得黄子澄可能真的没办法承担起来更多的责任,但是还是试试吧,希望那家伙能有些长进。

有些人有着自己的一些意愿,有着自己的一些理想等等。想要改变这些人的立场,实在是太难太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读书人来说,为了他们的立场、他们的真理,这些人不要说是自己的性命了,全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不要。

这样的事情,朱雄英自然也很清楚,所以有些时候也不会尝试着扭转黄子澄这些人的观点。再者说起来,指望他们改变也不现实。所以就是看看,看看这些人能不能在一些特定的位置发挥一定的作用,现在看起来也只能这样了。

对于有些人,朱雄英也没有说看不顺眼就杀、就贬,倒不是师出无名之类的。主要还是朱雄英觉得有些人,可能在特定的位置有些作用,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更何况皇太孙呢!

老朱心情不错,只不过这个工作狂就是这样的性格。哪怕大孙儿在跟前,聊上几句之后,就要开始讨论起来公务了。游山玩水是不存在的,老朱是走到哪都带着小朱,耳提面命、手把手指导,让朱雄英更多的去学习。

学习行军打仗、学习后勤补给、学习安营扎寨或者人事任免等等,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哪怕此前的朱雄英也是在学习,只不过更多的也是纸上谈兵。

在应天府的时候看的奏折,很多的时候也都是一些政务,军事方面的就算有,和这样直接的行军打仗等等,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

虽然是六十二的年龄,但是老朱依然霸气十足。

坐在榻上,老朱看着张赫,“航海侯,太孙与你那些海船,你现下说船不够?!”

张赫连忙说道,“陛下,末将业已安排了全部海船。只是此前需要不断输送兵员、战马,辎重、粮草只是随军配备。此前遭遇大浪翻覆三条大船,粮草有些吃紧。”

老朱狠狠一拍龙榻,呵斥道,“若是粮草出了问题,咱拿你问罪!”

说着这些,老朱向后一靠,轻轻的用胳膊肘拐了拐朱雄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