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上一课!(1 / 2)
多数孩子剥莲蓬的步骤都一样,小宝都看迷了:原来活是这样干的呀!
小宝手里也有一个莲蓬,他沿着边沿掰下一块,再把里面的莲子掏出来,再掰一块再掏,如此反复,一个莲蓬没剥完,他觉得大拇指的指甲和甲肉都要分离了,而莲蓬也在他的摧残下破碎。
孩子们可不是。
孩子们左手扣住莲蓬盖,右手顺着莲蓬头的边缘,将整个带有蜂窝状突起的一面全部揭下,只剩下一颗挨一颗的莲子,还包着一层白色的纤维状薄膜。
然后小手一挠,一颗颗玉珠般的莲子就到了手里,多余的白色纤维顺着指缝掉下来。
干得最快的孩子的专注力最强,人家不但快速地把莲子剥离出来,还有功夫顺手把莲蓬盖上残留的絮状物清理干净。
待小宝走过去观看,那孩子已经攒下一摞莲蓬盖了。
“你留这个做什么用?”小宝好奇地问。
那孩子笑而不答,而是走到小宝茶盏边,把一片莲蓬盖置于杯子和托盘之间。
顿时,莹白润泽的白瓷盏托上就盖上一层翠绿,再把茶盏放上去时,静谧无声,不会再有撞击的脆响。
“你这样端起来跳着走路都不会磕打出响声。”那孩子说道。
瓷白与翠绿相称得宜,似乎觉得杯中的茶水都变得更好喝了。
那孩子又说:“我们家没有这么好的茶盏,也喝不起这么好的茶,只有待客的时候用碗盛了粗茶端上来,妹妹就喜欢用这个做盏托,好看,还免得烫手。”
干得最慢的孩子,似乎并不在乎小宝摆在桌上做奖品的扇子、驱蚊香包。
他小心地把莲子从正面一个个抠出来,而保证莲蓬的完整,他还专门挑带着长长枝干的莲蓬进行处理。
虽然半支香燃尽时他才剥出六十多粒莲子,可是他手边的三支长杆莲蓬跟刚摘下来时一样,完整的很。
虽然干得慢,但是他看到别人剥的莲子多却一点也不羡慕,反而有些可惜那些碎掉的莲蓬。
小宝不禁过去问:“你留这个干什么呀?”
那个孩子就说:“把这些捆起来倒吊在阴凉处,等风干了,这些孔洞里放上红枣或山楂,再劈些竹篾点缀,能做成很好看的挂画;
有结婚的、或者到过年时,一副挂画卖出百文也是有的。”
莲蓬中有莲子,被人们看做是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象征,但是新鲜的莲蓬晒干后,莲子存不住,会掉出来。
这时往里面塞上几粒红枣,又好看、寓意也好。
“早早生一窝孩子!”那个孩子说出挂画的寓意。
小宝听着觉得有意思,从腰包里要出一把花生,说:“按你这个说法,枣儿是‘早’的意思,那把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放在一起,不就是‘早生贵子’?”
“是啊是啊!”
“这就是花生?我第一次见到!”
“这个也能吃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被花生带偏了。
小宝的思路也偏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收麦。”孩子说。
小宝:“啥?!”
孩子:“我出生的时候,马上就要下雨了,晒的麦子还铺在地上,我爹不能在院里干等着,喊了一声‘收麦子’就跑了,我就叫了‘收麦’。”
小宝:“收麦,你家全都会做这种挂画吗?”
收麦:“会,还教过村里人。”
小宝:“还会别的吗?”
收麦:“我娘还会用秸秆、柳条、竹篾……不论是啥,我娘都能弄出漂亮的挂画,就连鱼鳞都能做,我娘用鱼鳞做的松鹤图和孔雀图,可漂亮了!”
小宝:“你娘愿意把手艺教给别人不?要是愿意,我聘她来学院做先生,每月一两银子,你的束脩也免了。”
收麦眼睛瞪得大大的:“真的?!”
不值钱的东西其实最赚钱,这是小宝的认知。
楚元跟着收麦回家了,找他娘。
其余的孩子们纷纷在想,自己家里可有什么能拿出来教给别人的,既赚钱又能免束脩啊。
不过想来想去,“山长小公子”请的先生好像会的比他们家里的都多,不然他们干嘛来这里学手艺?
于是又有些灰心。
不过毕竟都是孩子,没比“山长小公子”大太多,很快就把这些忘记了,倒是有孩子问小宝:“山长,你光让先生教我们,你咋不教?”
这就是半大孩子们的好胜心了。
跟我们差不多大,甚至比我们大多数人年岁还小,凭啥能当“山长”?
小宝乐了:“行!今儿就给你们上一课!”
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就小手一挥:“走!带你们进城玩,边走边教!”
留在学校的孩子们并不很多,也就四五十个,里面还有十几个被留下的“五月五”,可呼啦啦往外一冲,看上去也很壮观。
小宝也不嫌烦,边走边给大家讲:“今儿给你们上的课叫:出门在外,男孩子要保护好自己!”
授课纪律很松散,因为走在路上,孩子们时不时还要扑个鸟、逮个蟋蟀、蝗虫什么的,连小宝自己都是。
小宝的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