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第十章(1 / 3)

加入书签

一夜之间,风言风语就传满了全城,冯水仙庆幸自己店里总有那么几个消息灵通的酒客,每天跟八卦新闻一样按时播出,不用再费心打听,就能得到最新鲜的传言。据说啊,因为今年一直雨水大,南边那条河道的堤坝忽然塌了一块,附近一个县城整个都被淹了去,天灾可不等人,那县城又地处低洼,顷刻间连房子都见不到了,更别逃命。

又是因为贪墨引发的豆腐渣工程,这样的事故在冯水仙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了。随便跟着大家一起骂骂贪官,左右骂了也起不得什么作用。却不想又得知,那逃得性命的县令连夜跑去求见刺史大人,言说难逃其咎,早知会出大事却不料牵连家小,索性暗暗留意记下一些东西。当着众人面叩头交上手中罪证,直接一头撞死在了门柱上。

据说那县令一家上下几十口,全都葬身在那突如其来的大水当中,也难怪他会万念俱灰寻了短见。因为人命关天,这事情岂是轻易遮得住的,更何况那县令众目睽睽之下碰死在当场,尚未查验真假,可那县令留下的证据一看可不得了,牵连朝中官员数百,并当初冲开的堤坝下面有没有石料可是一见变知。若是认真查下去,还不定翻出什么事情来。

刺史大人不敢专断,连夜封了证据拟了奏本派人急急送入京城,陛下得知震怒非常。打先帝那时候就一直主张兴修水利,每年修理堤坝的银子可没少从国库拨,几十年都没有出过问题,如今掀出这等丑事出来,哪有不怒的道理,愤愤然责令一查到底。

听人说啊,那县令死的太惨烈了,以头撞柱,你想啊,拼尽全力的一碰,当场就脑浆迸裂了,红的白的热热乎乎的流了一大摊,跟新作的豆腐脑放了辣子一样,还冒着热气呢。冯水仙端着大碗,低头瞧了瞧,却怎么也再没有勇气喝不下去了。大爷您能不用那么贴切的形容词么?谁脑袋里还放香菜不成?

还听说啊,那满县的人连跑都没来得及跑,给急流淹进了房子冲了个干干净净。等转过天来,尸体被大水冲漂了上来,上到七八十的老人,下到未出襁褓的孩子,就连当地的姑娘,如花儿一样的年纪,正在说亲事,洪水一冲,也都泡的跟大白猪一样,翻着肚子面目全非死不瞑目,真是太惨了。太惨了您还说的这么津津有味,大叔我还要做生意好不好!听的冯水仙使劲砸了砸柜台,这么凄惨的事情怎么听得下去,真想找东西把耳朵塞起来。

连续多日,耳朵里都灌满了酒客门的各种传言。有的说:这下可要牵扯出不少贪官呢,也不知道平日弄了多少黑心钱?连素有廉洁爱民之称的司马都被带走了。

有的说抓出来的肯定是小鱼虾,真的巨贪怎么可能自己站出来,打赌看看,最后丢掉性命的都是些替罪羊。冯水仙竖起耳朵默默点头,对,利益链上谁也不干净,甭管是不是主动参与,那钱是那么好拿的么?弄不好就要被推出来杀头示众了。

更有甚者悄悄嘀咕,拜托您没见大家都不出声听着么还那么不小心:这事也许关乎皇子们的斗争,你想啊,皇子们一年才能分多少银子,没银子哪有钱养谋士贿赂官员,皇子们不需要养侍卫么,不需要摆排场么,这可都得自己掏腰包。就是不知道,这次是哪位的手笔,又或者都伸了手。

您说的太对了,并且帮着皇子的如果被抓住一定会被当今圣上咔嚓了,自家儿子惹事了顶多被圈禁,学坏都是别人教的,自古以来皇上都那样。冯水仙满心吐槽的泡泡。

转念一想满屋子人都听着,吓的冯水仙心惊胆颤起来,几乎想在墙上贴莫谈国事了,大叔大叔您给我省点心,哪怕你什么都明白,也不好在这明目张胆说出来啊,你看我这样随便想想乖乖不说话多好,谁知道这有没有锦衣卫啊!?有没有暗探偷听?这些都不关我事好不好?大叔您是我亲大叔,吃东西还塞不住您的嘴啊?要不我给您弄点灶膛粘嘴巴您快点上天吧,别牵连了我啊啊啊!

直到那位相识的捕头大哥过来,挨个店铺通知不准乱传消息,否则要板子可不认人,着实吓唬了一番,这股风头才渐渐熄了下去。哪怕各位回家悄悄说去呢,最好叫上自己店里的小食带回去,冯水仙胆小怕事的觉得不关自己事情就好。

小郑还是别扭的不肯来酒馆安心做伙计,坚持着无功不受禄,要为兄弟的错误负责。冯水仙也不好揭瘸子伤疤,让他帮忙来劝小郑,人家好不容成功混入当铺去,这些日子正忙。

好在店里需要帮忙他从不推辞,依旧那么卖力气的细心做好。冯水仙知道他自己还常常去外面找活做,却依旧总是碰壁,哪个年轻人没有梦乡,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是权利嘛。对这么个别扭孩子冯水仙又好气又好笑,隔两天就装装可怜,硬拉着小郑过来劈柴烧火刷罐子。帮忙又不能白帮,肯定是要拿报酬的,不要报酬是吧,吃食点心是送给大娘的,你这孩子不能拒绝吧?

几次以后小郑也会识破冯水仙的小伎俩,虽然少年有点执拗,却不傻。开始找各种借口想要躲开,冯水仙的脸皮岂是一个少年能够戳的穿的,叫不来就装可怜博同情心,要么就哀哀怨怨,说你们兄弟几个还要让我当亲姐呢,眼看着我累死累活也不帮忙,其他人脱不开也说得过,你都不帮我。实在不行就卷了包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