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20:县试第一场发案啦!(3 / 3)

加入书签

“小兔崽子!”顾家曾祖父笑骂,“你要不是出的头牌,我才不会问你!”

“考的凑合,用了最好的水平。”顾思笑着说,没给顾家曾祖父太大的希望。

顾家曾祖父便细问了起来,把桌椅给了跟过来的顾爷爷。

顾思记性正好,回去就把自己的文章默写出出来。

顾家曾祖父看了,连连高兴的道:“肯定能中!”府试都有希望过了。

等结果的日子有些着急,但两天以后,就发案了。

两篇股文再加五言六韵诗,一个考生答完的卷子有一千四百六十个字。顾思看着,至少有四五百个考生了,就按最少的四百人来算,至少也要有五十八万四千字了。

要在两天之内看完五十八万字,还要批注,你说县官厉害不厉害?!

厉害的不止是县官,还是八股文的另一个大优点:易于选拔。

从宋朝开始,读书的普通人越来越多,考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选拔的人才名额有限,竞争就更加激烈。

到了明朝,试卷根本就阅不过来,为了快速简便,考官开始设置写作难度,一代代积累下来,就成了八股文的要求。

是以,有些文章阅卷官根本就不用细看,字数不对,过;卷面不好,过;对偶有问题,过;例子出了范围,过……

所以说,八股文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它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没有比它更好的考试制度。

顾思和家里人没想到县官这么猛,以为至少要三四天,本来打算明天去蹲案的。

第一场结果最重要,要是第一场中了,可以说是县试就过了。

顾爷爷有事驾车出去了,顾家曾祖父心急,催促顾思:“快!你跑的快,快去看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