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6章 按我说的做(1 / 2)

加入书签

霍二淮和鲍夏带着庄仆风风火火地修院子。

这里以后是一家人的家了,孩他娘也要在这里养胎,孩子也要在这里出生,轻忽不得,脸上带着笑,浑身都是劲。

以前买了那么些田地,在人家的地盘,别人也不让外村人在本村建房盖屋。

现在好了,这庄子就是自家的,想怎么盖怎么盖。拿着惜儿交给他的庄仆赎身的银子,开始找人敲敲打打各处修补,订家具。

戚大脚步飘忽地回到家里,一家人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戚大成了庄头了?一月五两银?

虽然是代庄头,但只要自家勤勤恳恳,把主家的事办好,不出错,这个庄头一定还落在自家头上。

“我,我不识字啊,不像亲家大伯那样,识字,还认识那么多人,又时常出入京城,我,我去京城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出来,东家怎么选我当庄头了?”

戚大还是跟做梦一般。

他唯一的儿子戚望川笑道:“爹,也许东家知道爹老实,不偷奸耍滑,为人本份,才让爹当庄头的。”

戚大的老父老母喜得嘴都合不上,自家儿子是庄头了。

拉着他叮嘱:“儿啊,你可要好好干,别让东家把你撸下来了。你当了庄头,咱家也能风光风光了。”

“可我,只会种地啊。”不会当庄头啊。戚大有些怀疑自己能不能胜任。

“爹,记账的事儿子会帮你的。”

“好好,你帮爹。”有儿子愿意帮忙,戚大放了一半的心。

戚大的妻子喜不自胜:“望川啊,你可要好好帮你爹,要不是你冬生大伯要赎身,这个庄头还落不到你爹头上。不过你容奶奶,和秋月她公婆怎么不跟着赎身?你容奶奶还分了家,跟着留在庄子?”

不跟大儿子出去当良民,怎么留在庄子上了?

戚大老父老母叹了口气:“冬生应该是不想赎身出去的,定是有文他娘想赎身。”

戚望川便说道:“有文想考科举。”

众人叹了一口气:“科举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又看向戚望川:“望川你要不要继续读几年书?”

戚望川摇头:“不了,我不是那块料。我瞧着主家是个心善的,咱以后好好替主家办事,在庄子里过咱的日子就好。”

另一边的乌家,也没想到戚大竟当上了新庄头。

容氏对二儿子秋水说道:“你亲家当上了庄头,咱一家留在庄子上,日子跟以前也没差了。”

乌秋水点头。他在庄子里住习惯了,有吃有喝,万事不愁,日子安稳。外头也不像大嫂说的那样好。

在庄子里,有主家护着,出了外头,要是出了事,自家这样无根无萍的,到时找谁去?也不容易。

乌秋水的大儿媳乌戚氏心里高兴,他爹当上庄头了,婆家也留在庄子上,她不用跟爹娘弟妹分开了,长长舒了一口气。

乌冬生收拾好包袱,问他娘:“娘,你真的不跟儿子出去?”

容氏摇头:“娘不想到处颠簸了,住在庄子里,成了主家的人,有主家护着,万事不愁。将来百年了,也有块地能埋骨。挺好的。娘和你弟弟在这里,咱家也有个退路。”

乌秋水也点头:“是啊,哥,要是在外头过得不好,我还能帮着求主家让你们再回来。”

林氏撇了撇嘴,有脱籍的机会不要,非要留在这里给人当腿子,招呼着儿子女儿快些收拾,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另一边,霍惜安顿好,便来找戚大这个新庄头,带着他父子二人去巡庄子。

戚大和戚望川恭恭敬敬地跟着后面,霍惜问什么答什么。

庄子上有一块山地,不小,有三十六亩,霍惜瞧着也只是种了些竹子,就问他这些竹子怎么安排。

“每年也会卖一些,但也没几个钱。倒是得了好些竹笋,晒了好些笋干,给主家送去。多的庄户们也分了些。”

霍惜点头,竹子种的也不多,只有七八丛,也未成规模。

便指着空着的山地:“把空着的地方收拾出来,养一养,安排人种上桑树。竹子也再种得密些。”

这样至少得有二十亩以上的桑树,将来再在庄子里养些蚕,自家绒花种坊一年需要的蚕丝便足够了。

“再问问庄子里的妇人,谁会养蚕的,不会的就到附近问问看,跟别人学着些。明年庄子里愿意养蚕的,三成收入归她们自己。”

“另外,我看各家都养鸡鸭猪,明年起不准私养了,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不好管理。明年由庄子统一来养,盖些大的棚舍,让半大小子姑娘,和那些劳力弱的老人们来管,三成收入也分给他们。各家要是想吃,按市价的八折购买。这样效率高,也不耽误庄子上的活计。”

戚大眼睛蹭亮:“好,这样好!”

东家这样安排好,各家就不用在做活的时候惦记家里的鸡鸭猪鹅了。庄子里也不用这里盖一个鸡舍那里盖一个鸭棚的。

说完这些,又一起去看田。

马上秋收了,二三百亩的田里全是种的水稻,风一吹稻浪滚滚。让人有种丰收在望的喜悦感。

看来庄户和佃户们都用心了。

霍惜很满意:“秋收后,所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