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3、再行(1 / 3)

加入书签

“知道盲人摸象的典故吗?不要把自己一次的经历就当成永恒。”皇帝慢悠悠地说着。

公孙佳坐在他的下手,老老实实地听着,能听皇帝授课,这可真是太难得了!这位不是一般的皇帝!是从贺州乡下一路拼杀到这个位置上的人。

公孙佳老老实实地说:“是。”

“经验很重要,以后遇到事情可以借鉴。可一旦以为经过一次,以后凡遇到事就可以照搬,那是要出大事的!这就是固步自封,就是自寻死路!就可以依着你的经验对你设套。有时候呀,没有经历过,反而能放开眼界,多听、兼听。一旦经历过了呢,倒会刚愎自用了起来,倒不肯兼听了……”

公孙佳屏息凝神,听得十分入神。

此时天气已经回暖,该娶亲的皇室亲宗也都娶了,该出嫁的公主郡主也都嫁了。婚配的事情上,公孙佳做了关键的一步——协助皇帝确定婚配的名字,却又完全不费心——不用她来操办婚事。

吉日,钦天监选的,婚事,各宫、各王妃以及有司办的,她则是作为“副使”往乐平侯府去了一趟,充个摆设,听正使李侍中读了一回把纪宸之女配给章昺的旨意而已。

与其他人相比,章昺的婚事就办得十分仓促,别人的婚事从去年公孙佳出城征剿之前就开始预备了,章昺的婚事是临时因为他离婚才定的。章昺毕竟是太子之嫡长子,默契之下,挪用了不少给章旭婚事准备的东西,硬是将他的婚事凑了个风光体面。

这些婚事比较密集地办完,也就到了皇帝安排公孙佳的时候了。皇帝这些日子不断地将公孙佳召进宫里来,好些人从是为了准备婚事,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皇帝这是在指点公孙佳。公孙佳“上课”的时候,霍云蔚也在旁听,两人差了一辈儿,却算是皇帝的“学生”了。

两人越听越明白,皇帝坐拥天下之后,放眼的是四海九州,他需要捏合全国各地的精英而不能只死守着“贺州乡亲”,再偏心自己姨妈家,他也没忘记赵司徒等人,这就是皇帝的格局。同时,皇帝也很明白,他起家是靠的贺州同乡,不能“忘本”,没有贺州勋贵支持的皇室是不稳固的。

这就需要把握其中的平衡。毕竟贺州乡亲们底蕴不足,皇帝不免要倾斜一点,之前选的是钟祥,下一代选的是公孙昂,文臣就是霍云蔚他爹,这是核心。人选得都不错,就是命都太短了。

皇帝不得不在风烛残年重新选几个再赶鸭子上架,除了他们俩,还有钟源这样的人,可惜钟源又残疾了,皇帝心里有点犯嘀咕,不太确定钟源能不能活得长。他给每个人都算了一卦,仿佛是都不会太短命的样子。

眼下公孙佳要出京了,皇帝就加紧给她指点指点。再拖下去,就赶不上北地播种的季节了!

公孙佳恨不得把皇帝肚子里那点货统统扒拉出来,还不时地提问请教。皇帝遇到这么个学生倒也开怀,道:“便宜陆行了!”

公孙佳道:“陆师上了年纪了,也不大讲得动了,如今在家休养呢。”

说了两句闲话,皇帝问道:“此行于你颇多艰险,你还有什么讨要的,只管说。”

公孙佳笑道:“已然差不多了,我将人带足,前两天还请教了征北。”

“哦?”

公孙佳道:“征北是有本事的人,多问一问总是没有坏处的嘛!”她才不管纪宸是不是仇家呢,能请教就请教。

皇帝道:“厚脸皮。”

公孙佳道:“要脸还是要命,可不得想一想么?”

“准备你的去吧!”

“臣领旨!”

~~~~~~~~~~~~~~~

公孙佳本以为这次出京要泡汤了,打算好了揪乐陵侯来充个人头。现在自己要去,她也没忘了从这群狐朋狗友里揪两个给她做副手——其实是装门面。

不幸这些人听了信都侯的话,都有些畏难。信都侯跟着公孙佳出去一趟,什么江南繁华都没见识到,天天住帐篷,来回不给去偷鸡摸狗,回程主帅还病了好几天,临近京城,主帅跟主帅她舅怄气,大家跟着大气不敢喘。

虽说回来是领了功劳吧,可他们这些人一算,觉得是不划算的,宁愿不要领功也不想受罪了。他们的父祖这么拼命,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接着拼命的。倒有好几个告病躲着差使的。就这些人,皇帝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公孙佳也只能暂时撂开手去,别带加里人出行了。

她得趁老一辈还没有凋零怠尽,尽量打好基础,攒够资本。狐朋狗友带不动她且没那个功夫硬带。

出了宫,她先回府,将自家的随从给最后敲定。人手少,如何分派就成了个大问题。单良自愿留下,阿姜就要求随行,公孙佳于是将阿练、阿青两个留下,暂管府里的庶务,其余事项交给单良来管。

荣校尉等要随她出行,元铮、单宇、小姚也在随行的名单里,小林被留了下来。

“人手还是太少!”公孙佳叹了一声,她且不能放开了招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