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3(1 / 2)
孙大哥到店里买了印泥,准备直接回家。
到了半路,又拐到屠户家买了一条肉。
想着明早再杀一只鸡,让小弟他们多捉几条鱼,就差不多丰盛的能招待李捕头吃饭了。
到家告诉长辈们都办妥了。
特意进里间告诉言娘一声,让言娘安心。
言娘等天亮后,见到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两个大儿子跑进来趴到床上,争先恐后的叫“娘”。叫着叫着就哭了。
昨天那场面吓到他们了。
当时情况紧急,邻居发现言娘的情况跑过来叫孙家人。
等孙家人赶过去的时候,啥都没有,孙大哥跑去请产婆,孙母带着两个儿媳烧水,给言娘准备食物补充力气。也就没顾得上两个孩子。
“摸摸毛,吓不着。”言娘顺手给两个娃娃摩挲背部。
好像很习惯的动作。
“哎,造孽啊。这么小的孩子啥都看到了。”孙母晚了一步进来,把抱着的三娃放低,让言娘看看。
“幸好年纪小,过一段儿就忘了。”
嗯,怎么说呢?
见到三个孩子,就想见到亲哥哥给自己生的侄子的感觉。
没有感到以前看到的书啊视频啊里面说的,恨不得把所有的爱、所有的好东西、甚至是命都给他们的那种感觉。
难道自己没有母爱?言娘自我怀疑道。
不管怎么样,自己接收了言娘的人生,就要把他们养大成人。
暂不敢说成才,自己会努力挣钱送他们去学堂。要是他们有那个天赋,自己会一直供他们读书。
不过,等娃们长大些,该学的人情世故,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孩子们能做的也得学着做,这是农门子弟的本分。
以后就是读书当官,地方官治理下农业方面,也是升迁成绩考核之一啊,毕竟封建社会农耕为本嘛。
自己可不能把孩子惯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姑姑就姑姑吧,亲姑姑也不错。
想到从前自己给小侄子买衣服、鞋子、玩具、早教书,自己可是很疼小侄子的。
自己原来穿的是清朝寡妇养儿种田文啊。
言娘总结道。
睁开眼看到的男人发型,还有言娘的记忆。都告诉言娘这是清朝康熙年间。
言娘这时候正趴在床上,用手指头凑到小孩儿鼻子前,感受三娃的呼吸。
这个孩子太弱了,不足月出生,孕期营养跟不上,瘦瘦小小皱皱的,感觉头还没火龙果大,胎发没几根儿,言娘老担心他没呼吸。
在现代早产儿还需要住保温箱,现在要啥没啥,言娘担心自己食言,养不活这个小娃娃。
孙母安慰她说,让她放心,当年老二老三是双胞胎,言娘和老四也是双胞胎,出生时也是差不多这大,这不是都养大了,还长的高高壮壮的。
咱们家有经验,别担心。
言娘还是不放心,觉得等明天事了,就请大夫来看看,要不要开药调理调理。
第二天一大早,孙家男丁全都早早起来,吃过早饭,换好体面的衣服。
不约而同的来到堂屋。
早早等在村口的孙大哥,等来了穿着一身官差服饰、骑着大马的李捕头。
李捕头这么装逼也是为了给朋友撑腰。
孙大哥先把李捕头带回家喝茶,再通通气。
等时间差不多了,全都跟着孙大伯起身,所有人跟着站起来。
需要签字的只有族长孙大伯,未来族长孙大哥,还有言娘父亲孙老头。
其他兄弟们不需要签字也要去壮声势——我们老孙家在张家村虽然户数少,但男丁多啊,也不是你老张家能随意欺辱的。
言娘隔着窗户目送男人们离开。
心里默默祈祷一切顺利。
“别担心,你大伯他们有成算的。”坐在床边抱着三娃的大伯娘,淡定的安慰言娘。
“嗯。”言娘勉强扯了一下嘴角。
虽然知道大伯一直是孙家的定海神针,大事儿都要告诉大伯。
但是切关自己后半辈子,言娘还是不由自主的担忧。
“你昨晚没睡好,今天又一大早起了。先睡一觉吧,等你一觉醒来啥都办妥了。”孙母把言娘按到被窝里,拉好窗帘。
和大伯母抱着娃出去了。
言娘原本想着自己睡不着,闭着眼胡思乱想。
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言娘一觉醒来,隐约听到堂屋推杯换盏声。
侧着头细听了一下。原来事儿顺利的办完了。
多亏了李捕头的一身官服,张家才那么没有刁难,顺利的签了协议。
等言娘起来把自己的名字签到和离书上就完事儿了。
言娘觉得自己既然醒了,就不能躺着装睡了。
坐起身来慢腾腾的穿好衣服。
这身体真虚啊,穿个衣服还出了一身虚汗。
言娘下地穿上鞋,开门来到外屋。
“闺女咋出来了?快回屋,外面冷。”送菜的孙母见到言娘出来,赶忙说到。
“没事儿妈。我出来谢谢李大哥,感谢李大哥为了我的事儿跑了一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