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3)
刚过完圣诞节没几天,德国勃兰登堡的一位年轻警察对受邀前来采访的BBC爆料,公然宣称他掌握了某个超级大国超级富豪的骇人罪行。鉴于这位超级富豪令人头晕眼花的财富,这段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引起广大社会团体的主意。
时机卡得刚刚好。
美国方面昨天才提出要削减部分针对欧洲的资金援助,包括某些敏感企业也登上了防范名单,窝了一肚子火气的欧洲国家今天就发现自己家里被那群擅长扒人头皮的牛仔给祸害了。不管是为了里子还是面子,大家都必须抱团搞一波大的,一定要让美国佬知道地球上并非只有一家说了算。
妇女及儿童权益保护组织首先跳出来发声,向公众承认她们解救并掌握了一批深受其害的幼年女孩,其中有一个名叫艾珀妮的金发少女表示要挺身而出保护某位不能公布姓名的伙伴。紧接着岛国驻德大使馆一反常态站出来为公益组织摇旗呐喊,又哭又喊这不是他们向往的“民主”与“自由”。德国本土的反应慢了半拍,但是他们拥有地理优势,很快就通过某非官方的情报渠道查到那些孩子出身的孤儿院,给予实锤的最后一击。英国和法国吃瓜之余也不忘互相挖坑,挖出不少对方国内举办过的类似Party。
就连蹲在东北边总是赶不上趟的俄国,也终于抓住机会一雪前耻指着美国和欧洲的鼻子破口大骂——看看吧,你们这群肥猪居然把嘴和前蹄全都塞进石槽里拱个没完,统统都该拉去西伯利亚大农场为卢比扬卡大饭店种土豆!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有名有姓的受害者数量填满正反两面A4纸还有得剩,俨然成为年度大热门。无数靠曝光丑闻吃饭的媒体犹如泛滥的虫潮般涌向美国和德国。这位富豪的律师团队也不是吃素的,当场出面边抗议边解释这桩可怕的罪行完全由一个化名“咖啡夫人”的女人在背后主使,与他们的委托人没有任何关系。
当警察寻迹找到咖啡夫人时,这位曾经风靡欧洲大半个上层圈子的女人正惊慌失措收拾钱财护照打算逃跑。如果没有犯下罪行,何必如此行迹匆匆呢?她自然是跑不掉。没有女仆长随身服侍的咖啡夫人看上去落魄又可怜,哪里是武装警察的对手,三两下就被塞上警车带走。根据受害者名单的长度估算,她大概能在牢里一直待到外星人登陆地球。
但是,这个女人的落网反而让事情变得波诡云谲起来。
那些曾经参加过Party的客人们生怕自己被丑闻找上家门,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竭尽全力压制热度。经过一番上下打点,眼看另一位国际巨星的婚变新闻即将取代萝莉Party事件,不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位最早揭露事情真相的拉马克警长被人发现死在本地一条偏僻的轨道旁。
被发现时他满脸是血,舌头不翼而飞,浑身多处骨折,右手被砸成一团肉泥——道上典型的灭口兼仇杀,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爆料的内容。
人口买卖。
极富冲击力的照片一经登报,已经冷下去的热度迅速死灰复燃。
拉马克警长的上司和同事们都说他是个正直的人,就连曾被他“帮助”过的某街头少女也哭着表示拉马克先生为人温和又善良,她完全无法想象这么好的一个人居然横遭此劫。
——谁也没注意到,这个不打眼的小东西结束采访后就低头拖着小箱子悄悄离去。
又是一个完美的时间点,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操纵着将事件推上第二个波峰。谁也不知到这场风暴究竟从何而起,但所有人都想从这滩浑水里摸出几条鱼。
在各国作壁上观的刻意放纵下,舆论怒火重新转移向美国。被众多矛头所指,又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侵害案件,就算是能用钱买通一切的资本家终于也扛不住了。
很快就有人查到化名咖啡夫人的女人和那位富豪早年曾是包养关系。
千夫所指之下,美国愕然发现“灯塔”的光居然不够亮了!就连战后豢养的狗子也汪汪叫着很敢反咬一口。疼倒是不能说有多疼,关键是恶心。国会里的议员们终于意识到,再这样下去美国将很难保证道德上的制高点,也无法继续对盟友们实行强而有力的控制。
在立国之本和一个有钱人之间,只要不是蠢到不可救药,白宫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国家机器一旦启动,无论谁都没法明哲保身。
鉴于整个舆论全都炸了,联邦特工和州警谁都不想蹚浑水但又不能不趟,于是他们请来鼎鼎大名的镇山太岁——国税局,效果立竿见影。随着IRS的深入调查,税警发现后者在这笔敲骨吸髓的剥削里占了不少便宜居然还逃了税?
杀头的买卖可以做,偷税漏税逃税绝对不行!
不用再说了,大家准备好法庭上见。
于是,在事件爆发并持续酝酿的两个月后,FBI从位于比弗利山庄的豪宅里带走了那位富豪,名为□□实为保护的将他送进距家不远、能看得见森林与大海、可以享受美酒和音乐的“监管所”。几乎全世界都在为恶棍终于受到法律“制裁”而欢欣鼓舞,树倒猢狲散之下媒体见缝插针般疯狂热衷于挖出每一个参加过Party的人的信息。
舒舒服服的在豪华监狱里住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