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9章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1 / 2)

加入书签

黄知秋几人在会客室里一直等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吕乡长才一身酒气的回来了。

等听完何干事的汇报,吕乡长对黄知秋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哎呀,黄大姐,让你们久等了,快请坐。小何,泡几杯茶进来。”

“好的,吕乡长。”

吕乡长将拟好的合同递给黄知秋,“黄大姐,你看看这份合同,没问题的话,我就让何干事去打印出来,咱们就正式签约?”

黄知秋接过合同,逐字逐句的看完,又转手递给马律师。

“马律师,你看看。”

“好。”

在此之前,马律师一直都没有出声,吕乡长还以为马律师跟黄建军一样,是黄家的人。

听到黄知秋的称呼,他脸色微微有了变化。

“黄大姐,这位是……”

为了不打扰马律师,黄知秋将音量刻意放低了些,“吕乡长,我和大哥第一次办厂,没有经验,就请了马律师过来帮我们把把关。”

“呵呵,原来是这样。”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马律师指出了合同上好几处有争议或者责任不清的地方,马律师言辞犀利的将一条条的法规条文甩出来,吕乡长不得不提笔进行修正和更改。

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掰扯,合同条款总算是达成了一致。

黄知秋以之前谈好的价格,外加免费帮乡里修公路的条件,拿到了学校及山头的地。

租期20年,押金5000,签定合同起,半个月内交齐今年的租金共计10000元。

亲眼看到吕乡长在合同上盖上鲜红的乡政府公章,黄知秋悬着的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走出乡政府后,黄知秋立刻将50元的劳务费付给了马律师。

“马律师,今天实在是太谢谢你了,耽误了你这么久,晚上我们请你吃顿便饭吧。”

马律师将钱收好,笑了笑道:“吃饭就不用了,这是我应尽的职责。不过,你们今天请我是请对了,那吕乡长写的租地合同,有好几处都对你们极为不利,你们要是直接签了,将来肯定要吃大亏。”

听马律师这么一说,黄知秋三人都不免心有余悸。

“不过你们尽管放心,有损你们乙方利益的条款,我都点出来了,现在这份租地合同对你们是有利的。”

听了这话,黄知秋松了口气,对马律师又是好一通感谢。

送马律师离开后,黄知秋拿着何干事给的学校大门的钥匙,兴冲冲就去了学校。

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锁头表面锈迹斑斑,锁芯估计也被铁锈卡死了,黄知秋三人费了好一番力气也没能把锁打开。

这种情况下,得用油灌进锁芯进行润滑才行。

好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两处农房,黄清宁提议去借点油。

第一家农房住着是个老太婆,听到他们要借油,冷着脸二话不说就赶他们走。

“没有没有,我家不吃油,去别处要去!”

黄知秋三人只得转身去第二家。

边走,黄清宁边回头看站在门口瞪三人的老太婆,小声嘟嚷道:“这老太婆真小气,借点油都不肯。”

“老年人过惯了苦头子,是比较节俭的,我们去前面问问就是了。”

第二家看着条件比较好,红瓦的砖房,外面围着一圈2米高的围墙。

开门的是个毛头小伙子,想到年轻人应该比较好说话,黄清宁主动开口说明借油的用途。

“只要一点点就行了,我们就润一下锁芯。”

小伙子打量了三人半天,没同意也没拒绝,而是转头朝家里喊了声“妈”。

没一会,一个跟黄知秋差不多年纪的妇女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干什么的?”

黄知秋客气的重复了一遍借油的请求。

听完,妇女直接说了句不借,然后就“呯”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

黄知秋三人面面相觑。

这个年代的农村虽说都不怎么富裕,但借半匙油也不是什么太为难的事,一般人都会借的。

“难道是看咱们是外地人,所以才不肯借?”

“有这个可能。”

既然借不到,那就花钱买好了。

黄知秋再次敲开了对方的门,并表明愿意花钱买点油。

听到黄知秋愿意掏钱,妇女的态度好了点。

“你们要多少油?”

“一点点就行了,半匙的左右,够润锁芯就行。”

“五毛钱。”

听到对方开的价格,黄建军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半匙油五毛钱,你这不明摆着坑人嘛!?”

妇女叉着腰,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架势,“你们要不要的?要我就喊我娃给你们倒。”

想到附近也没有别的人家,黄知秋只得点头答应。

“要。”

可能是觉得赚了,妇女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容来,语气都轻快了,“行,你们等会。”

看着半只破碗里面盛着的小半匙亮黄色的菜籽油,黄建军不满的咕哝道:“这也太黑心了,就这么点油,居然收我们五毛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