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1 / 2)
庆忌这番话的意思,是认为凡善于使用各种兵器,才干出众,身捷力强并立志灭敌者,必须给他们加官封爵,这样才能取得决战的胜利。
而且还要优特好他们的亲人,只要军中有这么一批劝赏畏罚的骨干,就能坚持持久作战。
治军的人精通此道,可以以弱胜强,打败成倍于我的敌人!
对此,孙武与范蠡都倍感认同。
“这是寡人草拟出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你们看一下,是否可行?”
庆忌旋即拿出一道竹简,交给二人阅览。
这是庆忌为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而打造出的军功爵禄制度。
当然,属于抄袭商鞅变法中的军功制。
但,眼下商鞅连个小蝌蚪都不是,还差个一百多年,所以作为文抄公的庆忌,俨然成了首创者!
吴国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每一个爵位,所对应的待遇都有所不同。
这无疑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吴军将士的战意,使他们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最初的时候,庆忌就曾想过,似孙凭、孙武、伍子胥这些人,不是上卿,就是上大夫,爵位上已经封无可封,他如何是好?
现在,随着二十级军功制的出现,这个问题无疑将迎刃而解!
如武安君白起一般,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整个战国时期,列国相互攻伐,阵亡士卒约二百万,白起一个人就干掉了超过百万的敌军。
到死,白起的爵位只是大良造,处于第十六级。
由此可见,想达到最顶尖的彻侯,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说,是当时的秦国最高一级,只是大良造!
“大王,这军功爵位制,的确不错。若在军中推行,定能极大的提高将士的战意,只是……”
孙武的心中仍有疑虑,故而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大王,恕臣直言,开出这般优渥的待遇,能激励士气,只是封赏过重,若我吴国日后再战事中失利,无法取得城邑土地,唯恐自食恶果,需要以本国的土地来奖励士卒。”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毕竟,国家不能失信于民!
这样的道理,庆忌又如何不懂?
说到底,秦国的这一套军功爵位制,就跟吴起在魏国设置的“武卒制度”一般,若无法开拓进取,则必然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因为将士用命,为的是封妻荫子,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才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君王抛头颅洒热血。
若一旦不能满足将士的这种需求,将士定然懈怠,然后战斗力骤降。
无法避免!
如魏武卒一般,在魏文侯时期十分的生猛,堪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魏武侯时期稍逊一筹,但也能打得列国叫爸爸。
轮到魏惠王,前期也还行,只是随着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惨败,魏武卒完全落寞,失去了以往战无不胜的光环。
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魏武侯与魏惠王,压根儿就没有搞清楚,魏武卒属于什么性质的军人!
魏武卒可是完全的职业军人!
魏武侯、魏惠王自以为魏国天下无敌,将周边的秦、楚、齐轮番揍了一个遍,最后连两个小弟韩国与赵国都摁在地上摩擦。
这无疑是犯了众怒!
魏武卒是连年开战,然后又没有为魏国夺取多少的城邑土地,这就导致魏国捉襟见肘,实在没有多余的田亩,去封赏有功的将士。
陷入这样的恶循环之后,魏武卒的战斗力自然是大不如前,一直到魏国灭亡,魏武卒再也没有雄起过。
所以,要承担这样的一支劲旅,需要强大的国家财政才行。
而庆忌所提出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适用于所有的吴军将士,但仅限于战争时期,若战败,这样的封赏就是没有的。
“长卿,不必忧虑。”
庆忌淡然一笑,说道:“寡人考虑过了。如第一级公士,士卒需斩获敌方一名甲士的一个首级,便可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一处与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我吴军若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区区的田宅与仆人,何愁没有?即便战败,国府仍旧负担得起。”
“而且,这样的待遇只存在于战时。若无战端,任何人都不可享有军功爵位!”
“实在迫不得已,国府未尝不可另寻他法,以莫须有之名义,收归其田宅仆人。”
最后一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