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9章 取代赵氏大宗(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晋侯姬凿的投降,绛城沦陷,晋国也在真正意义上,名存实亡。

诚然,晋国只是沦为吴国的附庸国。

但是早就大权旁落,连诏令都出不了公宫的晋侯,谁会放在眼里?

怕是姬凿在不久之后,也会被某个六卿之一的国家所杀,或是流放,然后宗庙社稷不保……

这一切,庆忌都不会去管。

他现在要谋划的,是瓜分晋国,使六家分晋之事。

十多万的联军将士,暂时驻扎在绛城之外,庆忌则是亲率宿卫,接管了绛城的防务,同时进入晋国的公宫。

虽说,庆忌对普通的黎庶,以及城内的卿大夫基本上秋毫无犯。

但是这并不代表,庆忌会放过晋国公室积累多年的奇珍异宝,以及府库当中的钱财。

“搬走!”

“快!”

在庆忌的命令下,一众宿卫纷纷搬空了晋国公宫内的金银财宝。

不论是黄金玉帛也好,丝绸皮草也罢,凡是值钱的器物,都一件不落,全部被吴国的宿卫搬上了车,拉了一车又一车。

见到这一幕的晋国卿大夫,包括魏侈、韩不信等人在内,都是敢怒不敢言。

庆忌是真的贪婪成性!

不过,他们作为战败者,有什么资格跟庆忌讨价还价,要求庆忌手下留情,不将晋国公宫之内的值钱物件搜刮一空?

幸好!

庆忌只是一口气搬空了公宫,并没有把魔爪伸到他们这些卿大夫的家中,要不然还真是欲哭无泪……

其实,以现在吴国的家大业大,丰厚的财力,可能庆忌还瞧不上晋国公宫的这些奇珍异宝。

只是谁会嫌弃自己的钱多?

……

绛都,晋国公宫之内。

此时在一处宫室中,庆忌高坐于陛台之上,下面坐着的,正是吴国的国尉孙武、大司马伍子胥、御史大夫范蠡、御史中丞伯噽、大行令阳虎,以及公子熙、公子繁。

“二三子,而今晋侯已经归降,绛都也在我手。”

庆忌缓声道:“寡人要做的,非是亡晋,而是使六家分晋也。眼下,晋军主力虽仍在,然不过是屯驻于中牟的赵氏之师,且有韩氏、魏氏之余部。”

“赵鞅独木难支,必不敢与我联军相抗衡……”

现在的局势是,晋国六卿,有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五家,站在了庆忌这一边,唯独一个赵氏,如之奈何?

更何况,还有数十万的诸侯联军虎视眈眈,枕戈待旦。

势单力孤的赵鞅,便是再不甘心,为了自己的家族考虑,迫于无奈,只会选择赞同六家分晋之事。

“伯噽。”

“臣在!”

“你负责前往中牟一趟,游说赵志父(赵鞅),寡人可使赵氏位列诸侯,条件与范氏、中行氏一般,事成之后,赵国朝吴,并上贡一万户黎庶,良马二千匹!”

“诺。”

伯噽当即答应下来。

庆忌之前是让中行氏、范氏各出一万户黎庶,良马一千五百匹,献给吴国。

何以到了赵氏这边,成了二千匹良马?

因为赵氏的封地,多在晋国的北部,水草丰茂,盛产战马,再加上赵氏的祖先原本就是善于养马、御马之人。

说到底,赵氏是晋国六卿当中,拥有战马数量最多的。

庆忌也想趁此机会,削弱赵氏的力量,让六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吴熙。”

“儿臣在!”

“你代寡人秘密前往邯郸,与邯郸稷商谈。告诉他,寡人可使邯郸氏取代赵氏,成为赵氏的大宗,且使赵氏一族,邯郸一脉位列诸侯。”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条件,则是事成之后,赵国朝吴,并上贡一万户黎庶,良马二千匹!”

“诺!”

公子熙立刻答应下来。

这是庆忌在对公子熙委以重任。

对于公子熙的能力,庆忌还是知道的。

此子自幼饱受孔丘、晏婴、孙凭等一众名师栽培,又在民间流落数年之久,性格坚韧,为人机智,可以担当大任。

这一次庆忌让公子熙去跟邯郸稷秘密商谈,正是看中了公子熙较为机智。

邯郸稷,是现在邯郸氏的家主,赵午之子,邯郸大夫。

邯郸稷的祖先是赵穿,封邯郸君,以之为氏,故而他那一脉,就是嬴姓,邯郸氏。

赵穿生子赵旃,赵旃生子赵胜,赵胜生子赵午,赵午生子赵稷,世代为晋国邯郸大夫,是晋国六卿之外,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当年,赵鞅欲将五百户奴隶从邯郸迁到晋阳,时邯郸大夫赵午听取众人之言,不同意赵鞅此次移民。

赵鞅怒杀赵午,赵午家臣涉宾奔回邯郸,拥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