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成为寡人的妃子(1 / 2)
“寡君虽久居北地,却早已听闻,吴王即位之初,变法改革,便在吴国推行鼓励生育之策,不论贵族或是平民,尽皆早婚早育,生养者奖赏,晚婚晚育者惩罚。”
“吴侯,寡君可有说错?”
赵鞅皮笑肉不笑的说出这番话。
显然是蓄谋已久的!
的确。
庆忌在第一次变法中,就已经在吴国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
政令中明确规定:国人不得以壮年男子迎娶老妇,或老迈男子不得迎娶壮妇,违令者一律严惩不贷!
再有,就是女子到十七岁,男子到二十岁,必须嫁娶,不然论其父母有罪,并勒令加倍缴纳口赋……
这一道政策,为吴国增添了不少的人口,以至于被天下列国争相效彷,起到了模范作用。
饶是如此,作为吴国的公子,庆忌的儿子们未必会遵守这一政令。
至少不会死板的去遵守。
如已经加冠的公子鸿、公子熙和公子繁,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便已经开始生儿育女,为吴国王室开枝散叶。
但,他们都没有娶妻,只是迎娶了一房妾室。
妻妾是一样的,只要能生育儿女,照样不会被国府责罚。
这就相当于钻了法律的空子!
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
即,将头发全部挽至头顶结为发髻,戴上保护发髻的小帽子“冠”,表示成年。
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也是将头发梳理为垂于脑后的发髻,是为成年。
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女子因故晚嫁的,最多不超过二十三岁!
当然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这样的规矩不可能一直不变。
一般来说,庆忌的诸公子到二十岁的时候,都必须娶妻,以起到带头作用。
按照虚岁,庆忌的嫡长子,吴国的太子恒,也不过十九岁……
的确还没有到迎娶太子妃的时候!
“赵君,我吴国只是鼓励早婚早育,寡人的儿子,吴国的公子,不到二十岁,不可娶妻,这已然是祖制。”
看起来,庆忌是要墨守成规的。
不过,哪怕是庆忌,甚至是别的诸侯卿大夫,也都是到了加冠之年,才会娶妻。
即便是有了心仪的女子,照样需要等到一定的年龄,方可成亲。
“唉!看来,吴侯是不愿意让季嬴成为吴国太子妃……”
赵鞅忍不住长叹一口气,似乎很是失望的道。
在与赵国联姻的事情上,庆忌举双手赞同。
但,让赵鞅的女儿成为吴国太子妃,庆忌岂能不迟疑?
在庆忌看来,吴国的太子妃,且不说为人如何,至少出身一定要靠得住。
庆忌的心里,原本是打算在秦国或者齐国、郑国,为太子恒物色到一个合适的公主,然后让二人成亲的。
只是,庆忌一直都没有这种时间。
赵鞅顿了一下,忽然笑吟吟的道:“吴侯,如若不然,让季嬴成为你的妃子,如何?”
“……”
庆忌摇摇头道:“多谢赵君的美意。只是,这恐怕不合适。”
“如何不合适?”
赵鞅一脸恭维的神色,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吴侯乃是不世出的雄主,文治武功,举世无双,远追上古贤君圣王!”
“季嬴若是成为吴侯你的妃子,是季嬴之幸,寡君之幸,赵国之幸!幸甚至哉!”
赵鞅是认真的吗?
庆忌一时间有些摸不准。
要知道,赵季嬴不过是及笄之年,十五岁,而庆忌已经是不惑之年,岁数大了季嬴一圈不止,跟她的父亲赵鞅是一辈人。
庆忌要是娶了季嬴,岂不是老牛吃嫩草吗?
当然,老夫少妻这种事情实属正常!
早已习惯了这个时代风气,“入乡随俗”的庆忌,别说是十五岁,便是十三四岁,也未尝不可接受……
“赵君,吴赵两国联姻之事,兹事体大,寡人需要好生斟酌斟酌。至于季嬴是成为寡人的妃子,或是吴恒的太子妃,再论。”
“善。”
毕竟是确立国家的太子妃,庆忌一时间没有做主,情有可原。
眼下,吴赵两国联姻的事情,已经敲定下来。
但,庆忌对于赵鞅给出的条件,还是并不满足。
此时的庆忌拉起了手中的鱼竿,钓上来一条鲫鱼,放到了竹篓当中,而后又扫了一眼赵鞅,缓声道:“赵君,寡人知晓你志向远大,不下于寡人。”
“然,说到底赵子稷是寡人所拥立,天子册封的诸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