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寻人(1 / 2)
王传铭那里加工得很快,第二天便把炮管做了出来,然后带着炸药和杨丰一起出城,找了一处荒无人烟的山沟,把炸药按照迫击炮的底火装药分成一个个药包,从少到多依次试验。
最终结果不言而喻,即便是最大装药量也一点事没有,王传铭又狠狠心继续往上加,一直加到接近两倍的装药,才终于把这根钢管炸开。
“好东西啊!这比法国原装的布朗德炮管还结实,用现在的82炮弹多加药包,打出三公里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别说对付迫击炮了,就是对付日本人步兵炮都行。”他一脸感慨地说。
“也就是说咱们往外卖迫击炮都没问题?”杨丰笑得很阴险。
“没用,除非你连炮弹一块卖,否则的话谁也不会买。”王传铭摇了摇头。
“要是咱们自己造炮弹呢?”
“政府不会允许,偷摸造炮无所谓,炮弹就不行了,大批量炸药采购不可能藏得住,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进行各种试验,而且以我们的财力也根本玩不起。
再说你造了卖给谁?中yang军不需要,他们有自己的兵工厂,牵扯着无数条利益链,咱们根本插不进去。
卖给那些军阀?
那是自己找死,蒋委员长第一件事就是先弄死你。”王传铭说。
对他的话杨丰却没怎么放在心上,大不了去察哈尔弄,然后让宋哲元随便给个什么名义,比如说二十九军军械修理所之类的,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你真准备了五百套迫击炮零件?”王传铭有点难以置信地问。
“对,我在国外以机械零件名义分开造的,完全仿金陵厂的82迫击炮,炮管没法造,毕竟这东西一看就知道是迫击炮,但其他部分一样不缺,加上炮管就能使,最多再过十天,我会连钢管带零件一起带来。
用不了几天日本人肯定会开始进攻热河,不要指望东北军,他们早就没魂了,指定还是一触即溃,如果我估计不错,真正的战事将在长城上展开,到时候恐怕西北军,晋绥军甚至中yang军都得上阵,然后咱们就可以趁机捞一笔,顺便给日本人添点堵。
他玛的,现在我一看到日本人就想揍。”杨丰恶狠狠地说。
二十九军可以送给他们,实际上也不能说送,他们连古董带人参药材,杨丰估计了一下总价值差不多在四千多万,扣除军服那一千来万,还有换武器用的磺胺和威哥,杨丰仍然有一半的赚头。
但对中yang军就不能白送了,海茵茨从金陵厂买的迫击炮算两千多一门,而且质量还不行,又沉打得还又近,咱为支援前线卖一千还是很合理的,换成黄金差不多接近四百克,按照两百五一克算也就是十万元。
“赚多了,好看的:!”杨丰在那里自言自语。
“如果是五百门的话,光我这里恐怕来不及了,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分出一些去。”王传铭并没有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在一旁皱着眉头说。
“有放心的人吗?”杨丰问。
北平城里的机械厂多数都是外国人开的,甚至有些还是日资,杨丰可不想弄得满城风雨,他信任王传铭是因为从心儿那里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王传铭是1914年从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先是在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当过一阵公务员,袁大头脑子抽风当皇帝后,他愤而辞职。
然后投身实业,自己开发了一款小型柴油机,一开始还卖出过几台,用在一些小型内河船上,但后来日本货大举涌入中国,一下子把他给冲破产了。
后来他重起炉灶造水泵,结果没两年又让日本人给挤垮了,最后不得不弄个小机械厂,靠给其他工厂加工点零件混日子。
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捐出了整整一万大洋给马占山,要知道他的机械厂总资产也不过十万大洋,对这样一个人,杨丰还是比较信任的。
杨丰这样一问,王传铭也犹豫了。
“能做这东西的工人还有没有了?”杨丰又问。
“我自己算一个,老张师傅算一个,对了,前几天还有三个从东北逃难来的技工到我那里找工作,手艺还行,只是我因为不缺人没留,不过他们给我留下了一个地址,但这样的话机器就不够了。”王传铭说。
“机器好办,只要你有人,要什么机器我都有。”杨丰立刻说道,缺机器那就算不得问题了,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咱不能往这弄,老式机床可是要多少有多少,几万块钱一台而已,顶了天十几万。
“走,咱们找人去!”他立刻来了精神。
回城后两人先去厂子找到那几个东北人留下的地址,然后杨丰开着车就过去了,钻了无数条小巷,问了无数次路以后,终于找到了一家破破烂烂的小院门前。
“您二位找谁?”开门的是一个小姑娘,十**岁年纪,模样长得挺不错,就是穿得朴素了点,一身不算太厚的棉衣补丁摞补丁,正说着话从她背后伸出一颗黄色狗头,标准的中华田园犬,虽然瘦骨嶙峋,但身架却不小,呲着牙不怀好意地看着杨丰。
“鄙人王传铭,永新机器厂厂长,请问这里是刘建平师傅家吗?”王传铭问道。
“我爹出去了。”小姑娘歉意地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