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44(2 / 2)
是几个人都没分到一个考场。
这会儿的千羽老神在在地坐在考场里,观察着考场中间那个模样奇怪有着长长烟囱的铁炉子,不知是不是风向问题,炉火烧的并不旺,时不时地从烟囱拐脖处冒出一股灰烟,考场里到处弥漫着烟熏火燎的味道。
靠窗的考生只能将窗户开一道小缝儿,凛冽的北风呼呼地灌进来,那滋味,别提多酸爽。
四五十个各年龄段的考生正襟危坐,一个个或跺着脚,或搓着冻僵的手,无不满脸期待又忐忑地等着监考老师发卷子。
有个女生脸色煞白,嘴唇都在微微颤抖,眼睛紧紧的盯着监考老师,也不知是冷的还是紧张的。
一早在学校大门口时,千羽就看到学校外墙贴着老大的横幅上写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准备什么,自然是准备入取和落榜。
这满屋子的考生,又能有几个能被顺利入取,绝大部分考生的结局必然还是落榜。
后世很多人都说1977年的这次高考十分简单。
也许这么说没错,考题出的是很简单,可对于那些十来年没碰过书本,将知识渐渐淡忘,甚至于从未全面系统地学习过高中知识的考生们来说,又何其艰难。
好些下乡的知青,也才读到高一或者高二,高中三年全读完的少之又少,在农村劳作了十来年后,那些断条的知识链又该如何衔接?
千羽只扫了一眼卷面,就提笔开始答题,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答卷,又花了十分钟从头到尾检查了两遍,她就提前交了卷。她宁可去外面吹冷风,也不想留下被烟呛。
别的科目都还好,只政治这一门她把握不好,及格应该没问题,至于能不能拿高分那得看阅卷老师心情。书本上有的知识点分都能拿到,可剩下那些简答问答以及对时政的个人观点剖析就不好说。
两辈子的她对这段特殊时期都了解甚少,更多的时候,其实她是持着不理解和隐隐的不喜和排斥态度。
让她做个专业长远规划,或写个几万字的学术论文,这都不成问题。如今要让她直抒胸臆深刻剖析时政观点,真的难住她了。
所以,她也不奢望自己能考个状元啥的,只要能顺利入取第一志愿就好。
千羽参加高考的事儿,除了几个一起考试的知青,村里人谁都不知道,连吴家人也没听到任何风声。
这一日,难得是个大晴天,上午的太阳照在房檐下一排的冰溜子上,折射出一道道晶莹剔透的光。
十来只喜鹊站在院里木头栅栏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吵的王桂芝拿着扫帚打了好几次,嘴里还嘟嘟囔囔地骂个不停。
千羽在自己屋研究军装的裁剪,她手里有几块厚实的军绿色布料,准备给自己做一身时下最流行的军装,留着上学的时候穿。
一边剪布料,一边听着外面鸡飞狗跳的动静,就觉得特别可乐。
这个王桂芝也是个奇葩,一天天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跟谁都能干起来,不是一个物种也毫无障碍。
“吴芳,吴芳在家吗?有你的信。”
王桂芝撵走喜鹊,刚准备进屋,就听到大门口有人喊,回身就看到镇上邮局的邮递员推着自行车站在自家大门口,车后座上还拖着一个鼓囊囊大兜子。
她几步就走了过去,疑惑地问道:“什么信,给我看看。”
邮递员见王桂芝问话,还以为这位是吴芳的妈,就将信件递给她,笑着恭喜道:“恭喜啊婶子,你家吴芳考上大学了,这是她的入取通知书。”
“啥,你说啥?你说那死丫头考上大学了?这怎么可能?”王桂芝满脸的不可置信,以为自己听错了,还伸手掏了掏耳朵。
见邮递员肯定点头,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伸手就要撕开信封看看,却被千羽一下子将手中的信件抽走。
千羽拆开信,扫了一眼通知书上的字,入取的第一志愿,Z大的生物工程专业,心下满意,将通知书重新折好揣进裤兜里。
她看也不看一旁惊呆了的王桂芝,笑着对邮递员说:“我是吴芳,谢谢这位同志专门跑这一趟,不知道我们村的几个知青的通知书下来没有?”
“哦,这个我记得,咱龙泉镇下属的这些村子就属你们月牙村考上的人多,除了你,还有三个知青,一共有四个大学生。我过来的时候还看到你们村长正张罗买鞭炮庆祝呢。”
邮递员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别的地方四个村也出不来一个大学生,这月牙村一个村就出了四个大学生,这是何等的荣耀啊!也难怪村长那么高兴,搁谁身上能不乐,这说出去都是他的政绩,上头肯定会点名表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