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第 1106 章(1 / 3)
程澜回到住处, 在电话里把这个‘八七年’的典故讲给奶奶听了。
奶奶差点笑岔了气,“那怪不得要去学北京话了。不过,电影里我听着不是他的原音啊.\"
“是的, 是配音的。不过虽然是配音的,能说得字正腔圆也更方便拍摄。哥哥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
那边很快换了个人,程程拿着话筒道:“妈妈, 你几时才回家啊?”
“宝宝, 妈妈明天就回。”
她的事确实已经办完了, 就是为了参加这个颁奖典礼才特地留了几天的。
“好, 我们在家等你。”
程澜回到家没多久就进入1996年12月了。
月底的时候高煜回家探了一次亲, 又用掉了五天的探亲假。
日历一页页翻过, 来到了1997年。
二月中旬的时候林爷爷进京来了。
程澜有些惊讶。林爷爷之前几年都是到海南过冬的,怎么今年冒着严寒进京了?
然后, 他还和爷爷、奶奶、吕奶奶一起去了一趟301。
虽然他们回来什么都没说, 但气氛相当的压抑。
程澜捋了捋, 心头一个咯噔。
不会的, 这都1997年了。离香港回归只有几个月了。
可千万别是她想的这个缘故啊!
林爷爷进了京没去别处, 就在程澜的四合院住了下来。
他就住在高战清那个院子正房的另一间空房里。
方真、高战清和吕芳也在这里住下了。感觉是这里进城比较方便的缘故。
期间高灵过来了一次,也是一脸的严肃。
程澜叹口气,看来真是她想的那样了。
1997年2月19日晚上十点多, 新闻里播报了邓政委离世的讣告。
老人家享年93岁,算是高寿了。
但是只要一想到再有四个多月香港就要回归了,他就能实现‘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夙愿,就不能不让人感觉这是莫大的遗憾。
一想到这一点, 程澜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落泪。
程昕第二天过来,在程澜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是邓大人出山搞改革开放,我才有了好日子过的。不至于因为卖十个鸡蛋赚了一毛五的差价就被抓去游街示众。我能在县城车站摆个车摊堂堂正正的卖面条、米线那些赚钱养女儿了。”
和她说了同样话的还有小地主, “我家也是邓大人出山后才得以平反的。那之前我挑了十年的粪,我姐过了花期都找不到对象。”
林景东道:“我在农场劳动了十年。如果不是邓大人拨乱反正,我们一家也平不了反。”
刘权也忍不住红着眼眶道:“我家也是那之后才平反的。那之前要不是高爷爷他们护着,我也被人害死了。”
程澜叹口气。如果不是邓政委搞改革开放,也不会有她的今天!
还有程家村那些搬到北京来的父老乡亲,有事没事也爱往程澜这里走动。
这件事之后,他们聚在程澜院子的暖亭里喝茶。
有个老实巴交、平常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叔伯道:“不是邓大人包产到户,像我这样的老实人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多少工分、让婆娘、娃儿能吃饱。”
能说会道的程远叔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太可惜了!还有一百多天香港就要回归了啊。”
他已经在办签证准备到时候去香港亲历盛事了。
村里的女娃娃,程澜、王千惠在香港都有大房子。
程杳以前有大别墅,现在卖掉了。
而且村里人如今都财富自由了。所以这一次打算依托和她们几个的亲戚关系过去的人着实不少。
“是啊,老人家要是亲自去参加香港回归的仪式,肯定会轰动的。”
高战清从外头路过,听到了对林爷爷道:“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发自肺腑的爱戴才是千金不换的。”
二月剩下的这几天,家里都沉浸在这样的气氛里。
等到灵车从301驶向八宝山的那一天,程澜把悦悦和程程一起带去了长安街,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长安街重演了21年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幕,路两旁挤满了冒着寒风来相送的老百姓。
程澜被京大叫回去,参与了京大的送行团队,打出了‘再道一声小平你好’的横幅。
1984年,她没能参与的那次,京大的阅兵方队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横幅。
当时直接上了头版头条。
今天,作为京大代表的师生们也一个个哭得不能自已。
是这位老人家恢复了高考,重新给了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在那之前的十年,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
追悼会后,程澜有些担心家里四位老人的身体,生怕他们哀毁太过。
消息传来的时候,奶奶就哭得不能自已。
老太太还特地让人去别墅把她的双枪带进了城。
空枪,没上子弹的。
这是战争年代老首长奖励给她的,也是老首长特批她可以保留的。
她翻出前几年登门找老首长补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