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秦小政:大王让我来巡山(1 / 4)
“孙策去世以后, 江东被交到了他的弟弟孙权手中。”
“那时候,周瑜可以说是第一批选择臣服于孙权的人。”
“他是最早跟着孙策的人之一,手中又有兵权,他的态度代表很多。”
“孙权当时只是将军, 因此往的宾客待他的礼仪并不十分周到繁复, 只有周瑜, 是第一以君臣之礼相待的。”
“孙权这时候年纪不大, 要说出什么王霸之虽然不是不可,但没道理周瑜先前这么多年对他只是平平, 偏偏孙策一去世就对他另眼相待。”
“最大的可还是为了帮孙权坐稳位置。”
【二凤:呜,泪目了,这是什么神仙兄弟情?麻烦给我批发一打谢谢。】
“不久,官渡之战爆发。”
“这场战争是北方当时最大的两军阀之间的混战。”
“很多人心里, 其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赢的人会是袁绍。”
“结果却出人意料, 没什么人的曹操居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官渡之战后, 曹操乘胜追击,一把夺走袁绍的大半势力。”
“建安七年, 袁绍郁郁病死,此后北方再无人与曹操争霸。”
“同一年,为了树立威信, 也为了试探孙权的态度,曹操令让孙权送人质。”
周瑜皱眉:“曹贼没安心。”
孙策比他更坚决:“当然不送人质!”
他们虽然占据江东, 但又不是打算一辈子窝江东不出去了。
留把柄对方手里算什么事?
孙权还稳得住,周瑜也靠谱——
“周瑜的力劝之,孙权拒绝了曹操的要求。”
“此外, 周瑜还建议孙权占据江南地区,静观其变。”
季驰光顿了顿, 提到了另外一点:
“三国的形成和地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一定要国土和国力,那三国当中蜀汉是最弱的。”
“但是即使姜维多次北伐,极大的损耗了国力,依靠蜀道艰难,他们依旧可以做到北拒魏国”
“而孙权这边也一样。”
“孙权坐拥江东,有长江天险阻挡,魏军要想强过河,那结果……赤壁之战的情况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孙权的力并不弱,只要他不主冲过去招惹曹操,只是不送人质这种事,曹操不会轻易和他翻脸。”
“同时,周瑜向孙权提出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主张。”
“这或许是三国最早的方案萌芽。”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郭嘉坐荀彧的病床前,惊讶的抬头望天。
“他周公瑾的胆子倒是大。”
一句话,简直就是撺掇着孙权造反立啊。
虽然不及当年的袁术大胆,但是可性却比袁术那方案要强多了。
毕竟,周瑜这说穿了顶多就是立为王,最多也就是第二南越王,远比不上袁术要代汉天子的愚蠢胆魄。
荀彧望着天空,怔怔出神。
连周公瑾都……
他闭了闭眼。
“奉孝,你说我是不是真的错了?”
他一直坚持的事情,难道真的毫无价值意义吗?
郭嘉:“……”
啊这,怎么又拐到这件事情上了?这让他怎么劝才?
他们郭家虽然祖上也出过官,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落魄了,要不是乱世临,即使他满腹才学,恐怕也只做微末官。
所以他对汉朝是没什么怀念之情。
可这话然是不和他这死脑筋的友说,郭嘉只斟酌着道:“文若,你知道的,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天三分,恐怕就是未注定的事情了——大汉虽,但也已经是过往云烟。”
而且,他是真的不觉得桓帝和灵帝的统治之,百姓过得有多。
至少生活水准绝对比不上主公治的百姓。
文若……说到底只是一时脑筋转不过弯罢了。
他还劝上两句。
等文若脑子转过弯了,主公和文若之间的政治矛盾也就没了。
……
同一片天空,另外一角落。
孙策困惑:“公瑾,这些你怎么没和我提过?”
周瑜:那不是现天局势还未明朗吗?我跟你提了也没用啊。
你他先前还信誓旦旦跟你说肯定是袁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