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5 章 季驰光:来自乾隆的视觉污染(2 / 5)

加入书签

苛的阿玛,他做皇帝难道不是亲切又和蔼吗?

严苛的四阿哥也多少有点撑不住。

借主播和弹幕们的“吉言”,四阿哥不仅提前知道了自己日后的儿子是个不孝的混账,甚至还因为这件事情,都开始怀疑自己日后的子嗣数量了——除了这个原因,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会在一群儿子里面挑出这个儿子。

……该不会他连二个成年儿子都没有吧?

四阿哥心里直打鼓。

他的子嗣情况他也知道,在兄弟里面,他府上的阿哥算不得多,现在能够活到排序论辈的儿子,总共才二个,还夭折了一个老大,目前膝下就只剩下老一老二。

前者体弱多病,眼看着就不是长寿之相,能活到现在都是谢天谢地谢太医了。后者看着虽然还算健康,但是却实在年幼,不知道能不能长成。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子嗣稀少的四阿哥(毕竟他就算在怎么不行,后面也还有一个八爷垫底),这回也终于有了危机意识——他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主播会这么痛心疾首的劝他多进后宫了。

未来的他该不会是在一群儿子里实在挑不出什么好的,所以才选了这么一个对他不孝的家伙吧?!

那也太糟心了!

……

季驰光:“《快雪时晴帖》的遭遇确实可怜

,绿釉陶壶的命运也确实令人同情,但是,相信我,这两个倒霉孩子的故事绝对不是个例。”

观众们理解的点头:是啊,乾隆皇帝活了这么多年呢,谁知道祸害了多少好东西?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和它一起成为了乾隆二希堂的收藏品的,还有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中秋帖》——放心,对待这两样东西,乾隆非常的雨露均沾。《中秋帖》被他盖章盖得像个网红直播间的弹幕界面似的,密集得几乎看不到什么能够落脚的地方。”

原本还在低声细语的安慰着父亲的王献之的脸也绿了。

季驰光:“除了王家两父子,乾隆皇帝甚至还把毒手伸到了王珣的身上——是的,王珣。这位名气可能没有王羲之父子大,但是学书法的观众应该都听说过他。”

“他的《伯远帖》,字迹行云流水,潇洒含情,极为出彩,甚至还被誉为天下第四行书。只是,最关键的是……”

只是,最关键的是,王珣是琅琊王氏出身,是一手将琅琊王氏推至顶峰、打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神话的东晋丞相王导之孙——是他王羲之的亲侄子啊!

哪怕好脾气如王羲之,这会儿都气笑了,后槽牙更是咬得紧紧的——对方是专门盯上了他们琅琊王氏吗?!

隔壁谢安的字写得也不错啊,怎么不去祸害他?

在他旁边坐着的郗璿,看着夫主手中那嘎吱嘎吱作响的茶盏,不禁失笑——她毫不怀疑,如果不是夫主打小身子骨一般,不曾习武,这茶盏是必定要被他捏碎了的。

……

季驰光怅然:“乾隆是真的造孽啊!琅琊王氏一大家子,从父亲到儿子再到侄子,全部都被他祸害了个遍——你说你但凡换一个姓的,大家的反应或许都没有这么大。”

“而《伯远帖》,虽然因为王珣本人的名气比不上王羲之和王献之这对父子、《伯远帖》自身的价值也比不上《中秋帖》的缘故,乾隆对它的喜爱程度远比不上前面两样,但是,这并不妨碍皇帝用他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为数不多的喜爱之情——直接盖章踩脸了。”

“是的,踩脸。”

“如果说,前面两篇因为字写得实在太好看了,让乾隆不忍心破坏,那么,面对相对来说没那么珍贵的《伯远帖》,乾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甚至,他直接把章盖在了字上!”

本来,因为岁月的侵蚀,字帖上的字迹就已经不太清晰了,又被乾隆盖了个章……情况的糟糕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二希堂的二样书法珍宝当中,受伤最严重的并不是盖章最多的《快雪时晴帖》,而是相对没那么受喜爱的《伯远帖》。”

《快雪时晴帖》上虽然添字较多,盖章也多,但是乾隆大概心有顾忌,哪怕把字写得再怎么大,也没有直接覆盖原本的字迹,《伯远帖》可就没这个特殊待遇了。

受害者的亲爹王珣,这个时候已经气到开始摔锅砸碗了。

好在这段时间,魏晋的士大夫阶级比较流

行上古时代的青铜器。所以,王珣虽然气急败坏的砸了他的书房,但是真正的损失并不严重,只是从那满地的碎片来看——乾隆如果敢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王珣一定会像摔烂瓷器那样毫不留情的把乾隆也摔出去。

王珣:特么的,谁懂啊?自己的心血不仅被人糟蹋了,还是那种非常嫌弃的糟蹋——你看不上就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