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七王爷得了个古板的评价,非但不气恼反倒是让幕僚修修改改添油加醋,于是,这出戏在几个月后新添加了一个看似英武实际上救下小人的大官,戏园子里的人不敢用王爷的名讳,就只说了个王大老爷,家里排行七。
这一顿操作,让寥寥看傻了。
有病吧他!!
他真的是那个人吗?
要真是的话,我寥寥同学觉得陈胜吴广可以出现了。
此后,黛玉再阴阳怪气的时候,寥寥非但不解释,反倒是也跟着吐槽。两人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职场,新闻之中女性的身影的时候,黛玉总是感慨“后世的女子真是幸福,可以在外求学,可以工作,有自己的报酬。”
寥寥回忆起自己的读书时光“…….那我觉得当一株树也挺好的。”
黛玉便笑。
晋江短视频不单单有好的一面,有许多时候,有女子离婚的纠纷,感情的纠纷,经济的纠纷也都会冲上热搜。
遇到这种视频,黛玉也会停留观看。
她起初喜欢看许许多多的大律师,大法官,还有作家,顾问,会计师,CEO。
后来,发现各行各业都有许许多多的女孩子。
近些日子,还喜欢看女修车工拿着工具,还有出名的厨师。
烟火气息满满,又踏实满满。
寥寥吐槽“如果让她们选择,她们肯定也想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
“谁会喜欢工作呢?工作是为了钱啊!!”
恰好也有评论区的网友在说“还是古代的女人好,只需要管家就好了。不想现在,里外都要一把抓。”
点赞的许许多多。
见寥寥也有一些赞同的神色。
黛玉便解释道“难道家里的姑娘们都不干活吗?贫苦人家之中,姑娘们从出生能走路开始就要给家里干活了,割草,在地里拔草,锄地,菜园子忙活,学做饭,学织布。”
“古代和现代的区别并非在于不干活,而是在于不参与市场经济,不,这样说也不对,是参与这个世界的,不过她的丈夫她的家族父亲是她的财产代管人”
寥寥总结道“也就是说也干活,没有工资。”
黛玉点头“是这样的。”她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家富户家道中落,他买来了三个侍女,白天做活伺候他们家里的里里外外。晚上伺候他。久而久之,他存了银子,有了孩子,孩子又能干活。但凡出一个能干的,家里就起来了。谁生的孩子出息,哪个老婆就吃得好,用的好。”
寥寥目瞪口呆。
说到这里,黛玉拿起了一本册子,编排紧密,厚厚一沓。
寥寥仔细一看《京城家庭经济调查报告》。
“……”
她跳到桌面上,翻了翻。
大概调查了京城中600户人口的经济结构。
确实佐证了一个结论,妇女并不是只有在现代才工作的。、,而且黛玉口中的故事并不是故事,是日常发生的事情。
女子并不是只有在现代才工作,而是只有在现代才有了光明正大获得报酬的权利。参与到社会之中,去工作,去获得报酬,确实是一项来之不易的权利。
当然。
黛玉有几分惆怅“这样也有好处,就是若是犯了事,往往先要处置一家之主。”
这就是玩笑和现实参半的话了。
家庭的劳动是没有报酬的,田地之中的产出是一家之主的,儿女的好坏是随机的。
“那能怎么办呢?”寥寥忧愁极了。
“翻到最后,你便知道了。”
寥寥翻开最后一页,最后一页只写了一句话“照抄历史”
寥寥噗一下笑出声,她脑袋里一下子翻腾出来学过的历史,无论古今中外,最最开始,最最踏出家庭的女子都是那些家庭破落的女子。
高层的女子,阶级滑落之后可以凭借自己的技能去做老师,做女孩子的老师,出入高门大户,去教授女孩子们琴棋书画。
底层的女子,去做浆洗,去做饭,去织布。
中产阶级的小姐姐们,有人会刺绣,有人会算账。
总归是,人是活的,总是会自己为自己去找出路,女人也是。
盘点好自己手头能够动用的银子,信用点,还有资产。
除了说钱财死物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
张嬷嬷老练,人情通达,又讲规矩,有一手做药膳的好功夫。
雪雁,不争不抢,难得的是也从不抱怨。
紫鹃姐姐为人聪慧,周到体贴极了,手底下的丫鬟都很服气她。
绿竹忠心又老练,她与张嬷嬷相似,又学了琴棋书画,虽不精通,都略略懂一些,管家,算账这一方面,是极其精通的。
这些人在未来,都是她自己的班底。
上午黛玉带着丫鬟们学写字,在院子里溜达,下午吩咐张嬷嬷带她们学算账,打算盘。上旬这样安排,下旬学烹饪,学刺绣,学做衣裳。
“新进来的丫头们也照着这个教。”
张嬷嬷眼底一片疲惫,可见是近日累狠了。
即便如此,她也斟酌了片刻给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答案。
“这可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