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4(1 / 2)
曲驳今年三十六岁,是个标准的黄金单身汉。
他刚下飞机就赶来酒店,一路风尘仆仆,却还是衣冠楚楚,半点不乱。他是少白头,偏偏又蓄了长发,被问得多了,索性全染成银色,在脑后扎成马尾,配着他金丝细边的眼镜,极富古典美。
之前他入圈时,不少人都可惜,他不当演员去当了导演,真是浪费了他这一张脸。
他自己倒不觉得可惜,毕竟这一行里,长得好看的人太多了。只是好看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让曲驳这种看惯了美人的人都能觉得惊艳的,却是凤毛麟角。
所以当他第一眼看到孟临殊,立刻就下了决定,自己一定要得到孟临殊,要让孟临殊成为自己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
这纯粹是出于专业角度,是一个艺术家对于缪斯的热爱,不掺杂任何情丨欲视角。
包厢里,孟临殊刚刚进来,曲驳便起身说:“和我来一下。”
等孟临殊跟着他出来后,他才说:“剧本改了一下,有些地方不太确定,想让你再试一下戏。”
剧本是几年前就写好的,筹备了很久,倒不是缺投资,只是缺个合适的演员。现在有了孟临殊,扮相、气质都合适,可曲驳又有了新的担忧。
这部电影是民国戏,双主角,从主角小时候开始拍,前面用小演员,等到了角色的十六岁,就要孟临殊上阵,一路演到四十二岁去世,年龄跨度大,心境变化也大。
曲驳看过孟临殊的作品,他大多演少年青年,连中年都没有涉足过,因为他的长相太好,导演们更喜欢将他光鲜好看的那面展示出来,就像是炫耀自己手中价值连城的玉器,决不允许在自己手上沾染上丝毫的污垢。
可曲驳拍演员不是这个拍法,比起美,他更喜欢毁灭美,喜欢将玉器打碎了,日光照耀在碎片上,又潋滟又决绝的悲凉。
所以他用孟临殊,不止要拍他的美好,还要拍美好背后的无常,可他不大确定孟临殊能不能承担得起这份重任,特意改了两份剧本。
曲驳是个惜才的人,尤其是孟临殊的长相真的很合他的口味,一看就是那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随便导演怎么拍都好看的脸。
如果孟临殊的演技到不了那个地步,凭着这张脸,曲驳也会给他表演的空间,让他尽职尽责地扮演美丽的花瓶,但是更为重要的戏份会分给另一个男演员。
可这到底有些浪费了,所以另一份剧本里,孟临殊将会是整部剧的核心之一,而不只是花瓶那么简单。
两份剧本都准备好了,就看孟临殊自己的演技到底如何。
来得匆忙,居然没个合适的地方让孟临殊试戏,曲驳一时站住了,还是孟临殊提议说:“不然去天台吧。”
天台上是个空中花园,这个时间,四角的灯都开着,花影横斜间,能看得到整个城市灯火通明。
曲驳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哗啦啦翻了翻剧本,翻到折了角的一页递给孟临殊:“这一幕,演给我看看。”
孟临殊也不多话,接过来借着路灯,认真地看起了剧本。
电影里面,孟临殊演的是个孤儿,被戏班捡到,学了几年戏,本来想一鸣惊人成名成角,偏偏被大帅看上,抢到府里成了第十二房姨太太,从此只能穿女装,以色侍人。
外面风起云涌,后宅内却只有勾心斗角,他明明是男人,却只能做个雌伏的女人。大帅喜欢他,拿他当个物件,女人们嘲笑他,却又警惕他。生活如死水,直到有一天,大帅留洋的独子归国,在后宅中撞见了他。
蝴蝶振翅,命运的洪流席卷,自此寒暑春秋。
曲驳要孟临殊试的这段戏,写的是孟临殊撞见了府里的小丫鬟勾搭大少,大少便为她摘了一枝迎春。
台词不算太多,孟临殊垂着眼睛看了一会儿。
曲驳问他:“准备好了吗?”
他没抬眼,只淡淡“嗯”了一声,曲驳说:“这儿没别人,我来和你搭戏。”
孟临殊说好,曲驳就喊了开始,先念了词:“你怎么在这儿?”
孟临殊低着头,轻轻地说:“只是路过。”
戏里孟临殊的角色和大少,在这时还是不和睦的,大少看不惯他,觉得他以色侍人,所以孟临殊给的反应是恭敬里带着点冷淡。
这其实是他的舒适区,毕竟他长了一张如琢似玉的脸,气质也是冷而疏离的,不能说演得不好,只能说更像是本色出演。
曲驳在心里评估着,跳过寒暄的部分,直接念了重头戏:“我瞧你看她看得出神,要我也给你摘一枝吗?”
这里大少是调侃的,甚至带着嘲弄,笑话他和女人一样。
剧本上这里,编剧给孟临殊这个角色的情绪是“羞愤”,毕竟一个人被这样讥讽,很难不有负面情绪,但是又因为本身在后院里,就是被当做“女人”使用,除了“羞愤”,更深层的其实是“自卑”同“悲凉”。
这些情绪很微妙,又很接近,一般人会处理成一种感情,这样表演出来,就难免浅显了。
孟临殊却笑了:“不必,我只是觉得有趣。”
这里不该笑,可他偏偏笑了,深深的夜色里,他的眉目殊丽,雪白的齿在嫣红的唇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