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遣散流民(1 / 2)

加入书签

崔恒的话很简单,旱灾应该过去了,劝说大家各自回去。若是愿意回去的,朝廷每个人发十天的食物。若是不愿意回家的,官府可以给他们落户到附近的村子,给五天物资。

若是不愿意回去,也不愿意就近落户的,朝廷会再施粥五日,五日后朝廷将不再施粥,并且会强制离开这里。

“大人,我们回去活不了啊!”有人哭诉。

“是啊,大人,我们已经没有力气回去了,就算是落户到附近,没田地,没有钱,没有粮,等待我们的也只有死亡。”

“大人,不能走啊,一走就是死啊!”

“大人……”

流民已经习惯了官府的救助,现在说不管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后面要怎么才能活下去。

崔恒看着跪了一地的百姓,也很可怜他们。可是朝廷拨过来的救济粮已经不多,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就在这时候,黄安走了过来,将一封信递给崔恒。

崔恒接过信来看了一番,然后惊讶地看向黄安:“上面有盖了玉玺,可不敢作假。”

崔恒当然认识上面的玉玺,只是心中仍有疑惑:“可是这样的圣意,为何是给长安县主,而不是直接给本官?”

“因为时间紧急,这是通过特殊渠道过来的。”黄安说,“有了这个,崔大人您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了。”

崔恒觉得长安县主真是圣恩眷宠,这样的旨意都会通过她来传达。

不过长安县主这个主意真是不错,这样一来,这些流民,还有其他地方的流民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了,而后面朝廷也能获得一些收益,可以弥补一下亏空的国库。

“不知道县主是否还在城里,本官能否去拜访一下县主?”崔恒问。

“草民会跟县主传达的。”黄安应道。

崔恒懂了。长安县主还在这里,但是见不见自己另说。不过看黄安这个反应,希望还是有的。

“草民就不耽误大人处理事情了。”黄安朝他行了个礼,退到一旁去了。

崔恒挥了挥手,又将手里的信看了两遍,确定是领会到皇帝的意思后,才回到高处,看向下面的流民。

一些流民还跪在地上,相互搀扶着才不至于倒下。

官府的这个决定仿佛一下子抽干了他们的活力。他们现在一无所有,也不可能短时间就找到赚钱的法子,没有粮食没有地,不知道没有了朝廷的救助,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若是不能活下去,那这两个月的坚持又算什么?

不如早早的死掉算了。

看到崔恒再次上来,那些流民也没有以前的激动,有些人的眸子里露出死灰之色。

崔恒看大家这个样子,心里也很难受,说道:“百姓们,朝廷没有放弃你们,皇上没有放弃你们!”

他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注入了生命力,看向他的目光瞬间变得有了希望。

“大人,是还可以继续留下吗?”有人问。

“不行。你们长期在这里聚集,给府城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现在灾情解除,你们不能再留在这里。”崔恒说道,“但是,皇上可怜你们,给你们想了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愿意返回原籍的,可以到你们县城衙门领取一份种子,虽然现在已经八月了,但是再种一些短期的农作物还是可以的。然后朝廷会发布一些任务,大家可以去领取任务,比如替朝廷开荒,或者兴修水利什么的。到时候去上工的人可以包吃的,还可以领一些工钱。这工钱可能不是很多,但是省着点也能帮大家度过这个难关。”崔恒说道。

“这样可以吗?不是服徭役吗?”

“自然不是。”崔恒说道,“你们可曾听说过雁江县修的水利工程?”

“没听过。”

“我听过,好像说很好。”

“我也听过,似乎就是找百姓挖的。”

“雁江县今年就没有流民。”

“……”

下面百姓纷纷说着,崔恒摆了摆手,大家才安静下来。

“雁江县是我们洛河府受灾最轻的县,因为水利工程,他们的粮食虽然减产了,但是至少是保住了收成。所以你们的队伍里,都没有雁江县的人。”崔恒说,“而那个水利工程的确是征集百姓修的,就和我跟你们说的模式一样,包吃,给一些工钱。所以去年寒冬,雁江县也没有冻死饿死多少人。”

“哇,那这个法子很好啊!”

“只要能缓过这段时间,我们自己能有点收入,就可以活下去了。”

“对,能活了。”

他们不怕吃苦,也没有想过一辈子靠着朝廷,就是现在什么都没有,这个过渡阶段没办法生活。现在朝廷给他们出了这个法子,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后面就可以靠自己活下去了。

“那老人和小孩呢?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