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九十四章 维思动力制造(1 / 2)

加入书签

<b></b>川省、蓉飞。

林广荣正在戴着老花镜,看着资料。

自从歼20全球公布后,蓉飞就进入了大搞生产的快节奏里,不再偷偷摸摸,以明年建设三条产线,交付数保二十争三十为目标努力着。

各方的目光和关注,都集中在了这里,让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航空厂,变得举世瞩目。

同样,技术改进也不能固步自封,这世界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方案。

新的计划中,已经在为“毕方”预留了适配结构,并且与中航发正在积极沟通,争取明年第一架搭载“毕方”的完全体“歼20”能够落地。

他手上拿着的,就是一种双向适配发动机接口方案,可以同时适用于“al-31”和更先进的“毕方”,只需要有限的改动就可以升级。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敲门走了进来,说道:“林主任,这是沪上送过来的保密盒。”

林广荣一愣,沪上?

是“四象研究所”么?亦或者是周瑞本人?

保密盒上有铅封,还有密码,说明是很重要的东西。

林广荣通过保密线路获得了密码,打开后里面只有一个优盘,林广荣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断网笔记本电脑,插了上去。

半晌后微微讶然。

“战略隐形超音速轰炸机”的气动外形?

小周怎么研究这个去了他不是在忙那些无人机么?

还有一段附言,表示这是他最近偶有所得的成果,具有非常优秀的前景,希望蓉飞能帮忙模拟一下,如果结果合适,可以吹一下风洞。

这东西.是能“偶有所得”的吗?我也想偶一下.

林广荣看了一下各项参数,第一反应是周瑞搞错了,第二反应是周瑞搞笑了。

这也太大了.高度6.1米,翼展63.2米,长度37.1米.

这是轰炸机,还是运输机啊?

毕方发动机,还是背负式的变体,有六个?

这是飞机还是火箭?

从尺寸到动力,方方面面透露着离谱。

林广荣扶了扶老花镜,强迫自己不要以貌取图。

虽然轰炸机不是林广荣最熟悉的领域,但这么多年眼光还是有的,沉下心来看了许久,在这些离谱的参数中,他居然越看越觉得.

似乎很合理啊

无论气动外形,还是质量分布,还是进气口的规划虽然没有任何内部结构,但至少这个整体外形绝对不是一拍脑袋瞎搞的。

果然周瑞不会搞笑,是自己搞笑了。

这样的翼身融合外形,显然是为了超长续航设计的,还拥有六台“毕方”.意味着同时在追求高速度,能超音速?

林广荣心里一动。

优盘内容并不多,林广荣很快看完,立刻叫了个人进来:“让模拟组来一下,有个新外形.算了我去一趟。”

确认一个新的气动外形是否优秀,最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通过电脑建模,然后用专用软件模拟,另一个是通过金属铸模,缩小比例后用风洞直接测试。

相对而言,后者的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毕竟风洞一秒就上万度电,如果想要获得全面数据,可能要吹上千次,而且模型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精细。

如果是密集的进行风洞实验,甚至还要和电力部门协调沟通一下,以免影响区域电力稳定。

即便是周瑞发来的东西,重视程度也是逐渐升级的,这是一个严谨的工业主体应有的态度,林广荣决定先软件模拟。

但是心头却是火热的,周瑞的水平和性格他是清楚的,如果没有点门道,绝不会拿出来。

————————

“您先模拟一下看看,风洞看情况安排,我自己的计算中,这个外形是没有问题的。”

智能大厦,周瑞在办公室中,正在用特殊手机和林广荣通话,白晓莺则站在一边。

林广荣道:“我明白,这东西有进一步的内容么?你有做内部空间规划么?”

虽然哪怕只有一个气动外形,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但林广荣总觉得周瑞的水平不止于此。

周瑞心想当然有啊,里面每一个螺丝钉都已经设计好了的,就是工作量太大我懒得抄出来。

“有一些想法,如果外形验证没问题,我再和您讨论其他,现在还没做完。”

挂了电话,周瑞把“手机”还给白晓莺,然后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匆匆出发了。

白晓莺在后面道:“祝考试顺利。”

周瑞回头笑了笑:“信手拈来的事情卧槽快迟到了!撤了撤了!”

一溜烟跑没了,狂奔去往考点。

十二月的最后几天,周瑞是在密集的考试中度过的。

有时是在教学楼,有时是在无人的办公室里,有时是在实验楼里。

大学四年的课程,他不到两年就将结束了,算不得前无古人,后肯定也会有来者,当年张日成一年多就出国读研了。

不过论知识的积累,他自认应该比当年的张日成要强一些。

并且“毕业”速度会越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