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胡闹的官学(1 / 2)
归闲静她们办完了主要的事情,心里放松了,在琼州府四处转转,买些东西带回去。
这里很多铺子里卖的有西洋货,说明虽然朝廷禁海,但还是有人铤而走险。
有一回归闲静买西洋摆件的时候问店家货都是从哪儿来的,店家说他有亲戚是打渔的海里捞的。
明晃晃的瞎掰。
卫五姑太太说崖州要是有这么热闹就好了。
归闲静说道:“会的,在将来,天南地北的人都会来这里。”
她说的将来并不是不久的将来,是遥远的将来。
卫五姑太太以为她只期望,她点头道:“要是皇上把那些犯错的人连家带口都发配过来,人就多了。”
归闲静扑哧笑一声说道:“那变成恶人岛了。”
逛了那么几天,准备打道回府,临走的时候去谢家告辞,谢老太太送了一些礼物给她们。
回去后她们也没说去琼州府买了艘海船,门意远他们不在,去吕宋岛了。
不过回来的路上卫五姑太太说的先别说,等到船到了给他们个惊喜。归闲静心想那不是惊喜是惊吓好不好?
她们到家家里一切安好,官学开始入学,就和门老二想的一样,老百姓中有空闲的去官学混饭吃。
在集市上平民百姓听先生说了不管男女老少去听课就管饭,但是有规定必须上课时间来,下课时间走,迟到早退者不管饭。
有一对年过六十的老夫妻,竟然天天去,门泰磊跟母亲说,大伯说这是家里子孙多而且孝顺的,要不然这个年龄在家里也是半个劳动力,能天天来说明呆在家里也没事干。
话里的意思就是呆在家里没事干,跑这来混饭,混了这里的省了家里的。
这个管饭是门家人说的,衙门里不能出这个银子,只能是门家里负担。
门泰磊头一回说话这么眉飞色舞,“大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普通老百姓有地的从小地里干活,打鱼的卖鱼的,见的鱼比见的人多。老了那对于他干的事情是一肚子学问。”
“大伯说,我们只是花了饭钱,但是能学到他们总结了一辈子的经验。”
除了这对老夫妻,别人都是今天来明天不来,有空就来。
“这对阿公阿婆听大伯讲得不对,还指正,大伯当地话学得飞快,天天请教阿公阿婆,后面阿公阿婆不是为了混饭吃才去,自己带饭过去。大伯称呼他们为老先生。”
“阿公说长这么大没人没被人尊重过,还是被读书人还是以前的王爷,他们为之前来混饭不好意思。”
经过这老夫妻的宣传,也有几个老人家去了,不好意思吃学堂里的饭,觉得自己是老废物,人家教书是教孩子娃,不是教老家伙。
那对老夫妻的两个儿子拎着礼物去学堂,没说道歉的话,那表情那意思非常的不好意思。
当初他们是打发父母去混饭的。
归闲静听儿子说了,哈哈大笑。
这个结果没人想到。
她儿子瘦了黑了,有些憔悴,但是两个眼睛炯炯有神很有精神。
目前官学里是大老爷在教书,儿子还是每天在集市上现场教学。
各家各户最有空的是那些三四岁左右的孩子,这些孩子围着他一起背诵三字经。
老百姓读不起书,没那个条件读书,但对读书始终感觉是高大上的事情,是他们攀不上的事情,如今却有免费的又不用去官学,在早市上就能跟着先生学一个时辰。
对于小娃那也是一个从来没有的稀罕事,一帮小娃在一起更是吸引了更多的小娃。
就好比前世,只要有歌声孤勇者的时候,一帮儿童跟着麦里的唱。
葛县令对这种现象是哭笑不得呀。
他最早以为是招来的学生都是正正规规来学知识的,就像当初他们入学一样,头一天给圣人磕头给先生行礼,没想到变成这样。
集市上全是小娃,官学里大多数是老人家,还有带饭的。
是门家大老爷诚恳地说,来这儿不用带饭,学堂准备饭菜,只要你们带人过来,会奖励你们一个鸡腿带回家。
归闲静听到这个想怎么像前世的那种忽悠老太太去听保健课,上辈子她婆婆就是这被这样忽悠去听一些课,带人过来会奖励牙膏,有的时候奖励十个鸡蛋,那些老太太们就为了牙膏鸡蛋四处忽悠身边的人去听课。
她问儿子这个方法是谁想的,儿子是说他爹想的,他爹说贪小便宜的人太多,自己混饭觉得占了便宜,不想让别人占便宜。
但是让他介绍人奖励鸡腿,他才会给别人讲,走,咱去学堂混饭。
卫五姑太太也笑得不行,说她回京一定要把这个事学给她母亲,如果在京城搞一个活动让这些诰命夫人参加,带一个人去奖励一个金钗,保准好多人参加。
她边说边笑。
官学就等于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