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心凉(1 / 2)
王建国送走两位公安的时候,这边医院正在查房,估计是看着一家三辈儿三个人,连个女主人也没有,所以跟父子俩说话也轻声细语的。
主治大夫看完患儿的情况,交代下第二天的安排,带着一群学生,浩浩荡荡的走了。
一群白大褂走动间带起好看的弧度,透过层层叠叠的白大褂,隐约能看到床头的病历卡,上面写着:薛小宝,七月龄,肛门狭小。
艰难的喂薛小宝喝了点儿奶之后。
孩子爸爸看了看表,跟小宝爷爷交代:“爸,我得走了,你先看着孩子吧,晚上我准点儿过来。”
中年男人点点头,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油纸包给儿子:“好心人给的一点儿熟牛肉,路上买个烧饼配着吃吧,别为了孩子你身体再搞垮了。我留的有,你放心吃。”
小宝爸爸闷声闷气的“嗯”了一声,往怀里一揣就走了。
出了医院后,烧饼是没买,买了四个馒头,反正有牛肉配着,还有医院接的开水,走在路上,风卷残云的吃完了一顿早午餐。
一边吃一边脚下生风的走着。
好在是走的背街小巷子,才没有撞到老头老太太。
拐进个小院子之后,小宝爸爸匆匆的向屋里打声招呼:“师傅,我现在去跟师哥换班了!”
从屋里走出来个头发斑白的老头,如果李娟在这里,一眼就能认出来,赫然是自己便宜舅舅赵大军。
只见赵大军背着手,披着件大衣从屋里走了出来,关切的问道:“薛鹏啊,孩子咋样了?”
薛鹏声音低沉,不怎么想详细说:“还那样,明天手术,到会儿看情况吧。”
说完就匆匆说了一声:“师傅,我去换衣服了。”
然后一头扎进了师徒三人的换衣间。
过了一会儿,一个蓬头垢面神色哀伤的父亲就出现了。
赵大军仔细端详下,满意的点点头:“去吧,牌子你师哥那是现成的。”
薛鹏点点头,出门溜着墙根儿走。
等到了地方,就发现师哥李小亮早就拿着牌子在约好的地点等着了。
俗话说闻道有先后,虽然李小亮比薛鹏年龄小,可人家入行早,所以照样是师哥。
薛鹏孩子的事儿,也不是个秘密,所以李小亮对于自己多等了一会儿的事儿,也没放在心上。
把纸牌子递给他之后还交代:“看好了放,你的那边是家有重病患儿,千万别把另一边写着母病危住院的翻到上面了。”
薛鹏头低更低了。
默默接过纸牌子,找到熟悉的位置,摆好纸牌子跟一个专属纸盒子,坐下发呆。
至于往来的人流,有没有熟人都无所谓,反正脸上这层污渍,亲爹都认不出来。
昨天晚上,孩子因为难受,吃多了拉不出来,使劲儿了又皮眼子疼,所以哭闹了半夜。
所以小宝的爷爷出门的时候,薛鹏还是清醒的。
清醒的知道父亲又去重操旧业了。
往日经常听到人家骂街,说缺德冒烟,生孩子没皮眼儿。
没成想,这种事儿居然发生到自己家。
小宝居然是先天肛门狭小。
为了这事儿,本来就嫌弃自家日子不好过的丈母娘,直接把小宝妈给劝回了家,又寻了下家。
小两口结婚的时候年龄不够,连证都没领,媳妇那个在乡里当办事员的亲戚来家调解说,这不算离婚,这只能算是分手。
再加上农村家庭,出了这种事儿,十里八乡都出了名了。
提起来都是,你看那家祖上不积德,生个孩子活受罪。
爷俩在村里是独户,三代单传,连个近门的亲戚都没有,干脆,人在哪儿家在哪儿,所以把家里值钱的一卖,直接带着孩子进市里求医!
好在市里的医生检查的结果,孩子的肠道问题不大,就是出口有点过分小。
这点趁着年龄小做个手术,恢复的好的话受一次罪就行了。
作为没有单位的乡下人来说,在城里呆的每一天睁开眼就是钱,爷俩能凑合,可孩子不行。
最开始薛鹏想着,自己年轻,一把子力气总能找到个活计。
可没成想,满洛城转悠了好几天,找不到一个钱合适的活儿。
倒不是找不到活,只不过钱多的不行,没个领着入行的人家还不收呢,比如火车站运货,比如小商品市场送货。
薛鹏抱着头在百货楼天桥底下发愁,周围都是支个牌子修屋顶、水电工之类的趴活的。
为了不触人霉头,还特地往角落里谷堆谷堆。
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愁的想哭。
正巧赵大军到角落里放水,爷俩不尿不相识。
听完薛鹏的经历后,正要扩大地盘的赵大军觉着是瞌睡碰到了枕头。
于是花言巧语的把人引入了行,薛鹏觉着要不是赵大军这个便宜师傅拉他一把,估计早都走上犯罪道路了。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因为孩子的病情,赵大军还特别善解人意的每月只提三成。
薛鹏只说找到了个活计,一点儿没跟小宝爷爷说具体干啥。
就想着孩子要是手术好了,这丢人的事儿就不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