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商场和书店(1 / 1)

加入书签

宋如岚周末的时候又用上了上次购买的省城市区地图,虽然对省城大方向这些不至于弄错,但小街小巷最怕迷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宋如岚还是想把效率提高,尽量在短时间对省城的商业发展环境有个整体印象。

其实,在开学报到时宋如岚也就省城的商业情况问过魏启明。魏启明在商业厅工作,对经济的认识是从上向下的角度,但魏启明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给宋如岚参考。

省城商业同全国一样,国营百货占据了绝对王者地位。始建于五十年代的人民百货商场,是省城目前零售商品营销额最大的百货商店,可谓是市民购物的首选之地。国营百货商场旁边的个体服装一条街售卖上海广东来的最时髦的服饰,走精品路线。去年政府组织商业街的夜市开张,综合服饰百货和餐饮服务,场面曾经火爆一时,堪称省城夜生活的“金字招牌地”。省城八十年代的家具厂,去年已经升级为家具城,不仅仅是做零售业务,还辐射全省中低端家具消费市场,成为省内大型家具批发零售集散地。

魏启明透露,省城商业业态形式逐步丰富,代表特征是购物中心在成都兴起,专业市场升级换代。拥有全新百货经营理念的台湾某集团某百货已经和省里达成协议,正在为即将入驻省城商业中心的百货商场选址。商业厅负责此事,预计台湾商场将为省城零售百货业开创不少新颖的经营理念和不错的销售额。以后估计还有外地大企业涌入省城,本土零售商与外地零售商角逐市场,竞争开始变得愈发激烈,但整体商品零售总额会提升到新的高度。

宋如岚当然不会去和百货巨头竞争,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人脉,目前适合自己的是找到一个短平快见效益的项目,获取一定本金后可持续发展。

所以宋如岚在魏启明介绍的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上闲逛时,注意力并不在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上,她重点在观察省城市民的消费习惯。比如省城大街上穿着时尚的年轻女性很多,代表省城市民对潮流的追求越来越高,也表示省城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收入都是增长很快的,消费能力也是很强的。

宋如岚发现,在省城繁华的商业中心,除了百货商场的人流如织,另一个熙熙攘攘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了。省城的新华书店占地三层楼,不仅经营面积大而且图书品种多,而且已经开始开架售书,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热烈欢迎,比较受欢迎的是文学类和教辅类、儿童读物类书籍,周日时间挤满了选书看书的大人和孩子。对比西林市的新华书店,这里的营业员的工装也很鲜亮,精神面貌和服务水平也高一个层次,难怪受各类人士欢迎。

因为市三中印刷教辅的原因,宋如岚特地观察了书店里教辅书籍售卖的情况。教材教辅的发行业务都是由新华书店承包的,所以教辅类书籍目前都在书店售卖。宋如岚知道,其实卖书并不是新华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版权引进、教辅生意、机关单位合作等各种项目才是。

宋如岚观察到,在家长眼里,除了学校和辅导班之外,新华书店可能是自己家孩子唯一的正经去处了。记得自己小时候为了出去玩,总会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和同学一块去新华书店看书,是最屡试不爽的借口。家长们也乐于在节假日和寒暑假,把自家孩子“寄存”在新华书店,比之胡乱玩耍“多看书还学习到知识”更能接受。

宋如岚还发现,家长在孩子购买教辅书籍时不考虑价格,只是和孩子商量“老师是说的这个辅导书?”“看看除了数学还买不买物理和化学?”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在文学书籍类的地方,孩子提出要买什么书籍,有部分家长就会劝说:“这个书有空来看看就行,很贵,没必要买”,或者“图书馆有这个书,到时给你借回来看”。

宋如岚脸上露出微笑,高考、大学的魅力无论地域无论年代,都是学生家长永恒的争夺地,而围绕高考的教辅产业,是多么大的一片红海市场。省城的家长们见识和学历比省里其他地方更高一些,当然不会忽视教育问题,“赢在起跑线上”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宋如岚还观察了商业街周围的个体商业业态,整个街区代表着省城最繁华的商区、时尚的地标潮流,有手持大哥大穿西装的老板一挥千金,也有超哥超妹一身名牌惬意逛街,希望通过一种外观来表达自己的身份或是对时尚的追求,让自己在人群中与众不同。

宋如岚正在左顾右盼时,看见一辆小轿车停在了街边。首先这车是奔驰,这车标在路上看不到几辆,这年代这车只能是国外进口的,那这车主人身份肯定不一般了。

从车驾驶位上下来一年轻男子,二十出头,个头中等偏上,带一墨镜,身穿米色亚麻西装套装,脚蹬浅棕色软底皮鞋,手拿大哥大。全身行头不同于其他人的富贵,不知道衣服鞋子是什么品牌,但穿在身上就是很合适的感觉。宋如岚估计是意大利进口品牌,因为这个时候的高端服装大都流行意大利的牌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