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上党人参(1 / 2)

加入书签

东海郊区别墅。

陆长清开车来到别墅的停车场,从车上下来,看到刘薇的姑妈已经出来迎接。

“刘小姐,你好。”

“长清,你还是叫我阿姨吧。”

陆长清第一次给刘薇姑妈看病的时候,是叫她阿姨的,但是,许多女人即使上了年纪,对于自己的年龄还是很敏感,明明四五十岁了,还是不喜欢被人叫阿姨。

不过,现在刘薇姑妈对于陆长清则是很热情。

“刘阿姨,你好。”

“长清,小薇还没有下班,她让你过来,其实是我让你来的。”

此时的刘薇姑妈身体好,精神好,打扮起来,也就是说四十岁左右,当然对方真实年龄也是四十多岁。

不过,现在对方既不喘也不咳了,在陆长清开的药方治好后,又一直按时服用陆长清开的咳喘片效果确实很不错。

两人到外面院子坐下。

刘薇姑妈说道:“长清,我的身体现在适合补一补吗?”

很多人觉得大病后,或者身体虚弱后,希望能够补一补。

但是,中医上说,虚不受补,也就是说,无论什么补品都是不能乱吃,也不能过量。

现在刘薇姑妈的身体才刚刚好起来,陆长清倒是不建议大补。

“阿姨,你想吃点什么?”

“野人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等等,我其他亲人推荐我吃点这些。”

野人参?

西洋参?

太子参?

党参?

这看似都有一个参字,实际上是大不一样的。

人参是一种五加科植物,用药部位为根部,因为酷似人形而得名,别称为“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经、肺经,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在中医方面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因为人参当中含有很多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人参对于人体的主要脏器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于衰弱类的疾病,比如肺气虚、脾气虚、心气不足导致的气短、乏力、水肿、失眠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很好的功效。

人参还有生津的作用,因为人参的颜色是白色的,所以它对肺的阴液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另外对胃阴不足也有一定的补养作用。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和人参一样同属五加科植物,主要产地在M国、加国等地,所以称为西洋参,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属于中药补益药的范畴,是补气药,入药部位主要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属于补虚药物的一种,性味为微苦。

太子参又名海尔参,是一种以慢补著称的补品,太子参属石竹科,有类似人参的作用,但与人参又有不同的地方。

党参是一种多年生含乳草本植物,茎基部具多数结节状茎痕,根常肥大,纺锤形或纺锤形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顶花,黄绿或黄白色,叶互生在主茎和侧枝上,叶柄具稀疏的刺。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是中药的一个比较性平和的一個补气养阴的药物。

四种参生长环境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针对的病症和效果也不一样。

除了这之外,古代有一种比东北人参更珍贵的人参。

上党人参。

古时候,山西的上党郡是人参的地道产地之一,隋唐时的上党人参可谓是闻名全国,还被作为上佳贡品。

但由于古人的环境破坏和过度采挖、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自然气候的变迁,上党郡的人参资源逐渐减少,到了明清时甚至已经绝迹,而如今已经几乎无人知晓它的存在。

如今,我们普遍认为东北的长白山区是人参最地道、最优质的产地,然而在明清以前,人参盛产于SX省的太行山脉,并且从北到南都有大量分布。

而尤其以上党地区的人参品质最佳,特别是壶关县东南的紫团山产出的人参,品质最为上乘,因此特将它命名“紫团参”。

在隋唐之前,许多药书、史书以及诗文中都记载着,当时的人参主产地在太行山区。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上党人参已经全国闻名。

早在西晋时期,晋东南地区就是人参主产地,野生人参在太行山的分布十分广泛。到了南北朝,南梁的药物学家陶弘景在他著的《本草经集注》当中特别指出“上党人参”品质最佳,甚至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说明“上党人参”已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药用,很是出名。隋唐时期的史书、地理志等书籍,更加对太行山人参特别加以记载。在开皇年间,上党郡有人在屋宅后离家一里多的地方,发现一株人参,看其枝叶繁茂,就去把它挖出来,它的根有五尺那么长五尺,形状像极了人的身体。

看来那时还有极为罕见的、巨大贵重的珍贵人参。这同时也说明了,在当时,一般来说,野生的人参分布十分广泛,且较为常见。又因为“上党人参”的药效最好,因此隋唐各皇帝特别指名其为向皇室进贡的贡品,上党郡每年要进贡人参大约二百两。《冀州图经》当中也记载有出产于潞州的是真正上佳的五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