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雪过初晴战事休,刘备欲问当年事。(2 / 4)
落子之间,话里投机,也是攀谈更多。
“汉宁郡太守,仍为张公祺不变!只需将汉宁,换回汉中二字便可。”
“升之可升任汉中军司马,掌理汉中军事,再以郭演长为郡功曹,安抚民政。”
“唯有最重要的阳平关,备想派一只精兵在此驻守,以防止曹军南下,升之可有推荐的人选?”
阳平关的确是战略要地,只要将此堵住,十万魏军亦无法南下。
刘云思索道。
“诚如是,刘使君麾下的人才当中,倒有一人可担任阳平督!”
“牙门将军魏文长。”
刘备深深的点了点头。
“升之与备所想无二!”
魏延骁勇善战,对刘备忠心耿耿,由他镇守阳平关,便是十万魏军杀来,也能将之拒之关外。
汉中北面的防务,既然已经落定。
唯有南下从汉水向上庸、房陵各地出发的道路,仍是不在刘备掌中。
此事极为棘手。
“也不知孟达与申耽兄弟大战如何了。”
申耽、申仪乃是上庸当地豪强。
此二人鼠首两端,控制着上庸、西城,各有部曲数千家。
此时的上庸和西城,仍属于汉宁郡的治辖范围之内。
刘备恢复汉中郡的名号,便是想将上庸和西城夺下,单独设郡。
一则防止魏军从南部进军,二则也可削弱当地豪强的势力。
刘云一边落子,一边回答道。
“申耽、申仪并无胆略,孟达将军只需兵临城下,这二人便会望风投降。”
“至于房陵蒯祺,此人乃蒯彻后人,奸诈多谋,世代为当地豪右。在荆州交锋之前,让其保持中立乃是最好。”
刘备落子向东,已然是将视线盯向了汉水中游。
“我欲派副军中郎将,带领两千兵马南下,与孟达合流。”
“并将上庸、西城二县提升为郡。由二人分领太守,升之以为如何?”
副军中郎将刘封,原本是长沙寇氏之人,刘备将其收为义子,故而改姓。
此番刘备将刘封与孟达这两个同样性格侵狭之人放在一起,只怕是会惹出什么乱子……
刘云当然要避免历史上发生的灾难,再来一回。
“刘使君,在下以为,珠玉在前,不必再另请高明。”
“且不如就近把向朗调任为西城太守,副军中郎将就留在使君身边,刘使君以为如何?”
西城距离南郑更近。
一旦东三郡有变,向朗至少可以将通往南郑的关口守住。
至于孟达,虽说此人野心勃勃,可是刘备在世时,他却不敢闹出什么乱子来。
更何况此人乃是扬武将军法正推举之人。
法正有意在将东州派的势力扩展出去,此事涉及蜀中内部问题,刘云也不便在此多说。
只要将刘封与孟达二人拆开,再令向朗居于其后,料想也不会出事……
“如此甚好。”刘备新得奇才,自是言听计从。
军务商议完毕,二人便专心对弈。
刘备闲暇之际,也总算能放松心情。
……
白驹过隙。
天外,雪过初晴,一抹阳光,打在屋舍之内,将刘云照耀的清辉如玉。
刘云是贫苦出身,从小历经波折,按理说应是面黄枯瘦。
刘备仔细望去,却见此子,冷面白皮,皮肤匀净,丝毫不像是出身寒微。
难不成,其母很白?
刘备心头困惑重重。
依稀之间,记忆流转。
似是想到了那位出身沛国的夫人。
她亦是通体雪白,光洁无暇。
刘备仔细端详刘云容貌,却见此子的眉眼,与甘夫人尤为相似,一时之间,竟是看得痴痴一愣。
“备,有一问,不知当不当讲……”
刘云与刘备交换了眼神,点头道。
“刘使君,但说无妨!”
刘备犹豫再三,还是试探的问了一句。
“备,听闻你乃徐州彭城人也,不知具体生于何地,父母乃是何人?”
念及此事,刘云的眼中生出一抹忧伤之色,本不欲多说。
不过见刘备目中满是期许,他只得草草回答。
“在下出身彭城国、广戚县、刘氏乡。”
“家父、家母皆是乡中农人。”
“八岁时,养父母被曹兵所害,这才流落中原。”
乡里的农人……
养父母啊。
难不成……真是!
刘备手中的棋子,啪嗒一声掉在棋盘之上。
刘云不知刘备为何看起来心事重重,只是细细问道。
“刘使君,为何突然对我的身世感兴趣?”
惊魂未定的刘备眼神一颤,微微摇了摇头道。
“无事……闲谈之际,说到升之的伤心事,备,也是有所不察。”
“当给升之致歉才是。”
刘备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似江河翻滚,起伏跌宕。
莫非,世上真有这般眷顾人的喜事儿?
刘备愣住半响,心中的喜悦,却是藏不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