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风起成都,接任天师权柄,宵小请退散!(2 / 4)

加入书签

“若想以示珍重,圣女不当封侯,而应封君。”

封君,汉代有旧制,公主封君服紫绶。

君,虽然不如公主封号那般气派。可,享受的待遇却是相等的。

两汉以来,多有皇亲贵戚,或是天子亲近的妇人得此封号。

董卓掌权时,便将自己的孙女儿董白,封为“渭阳君”,食邑已与主公相同。

刘备思索片刻,亦是赞同董和之言。

“听闻圣女在沔南多受百姓爱戴,当以沔南四百户为其汤沐邑。”

“封号——沔南君。”

群臣拱手道:“主公明鉴。”

张鲁一家处置妥当。

剩下的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便是刘升之了。

“汉川之战,由升之主持。”

“平广汉,定专营之策,亦是升之。”

“此番功劳,理应封侯。”

作为天师道的二号人物,刘云在教中地位,仅在张鲁一家之下。

张鲁不问世事,他便是汉川第一人。

诸葛亮深知刘备的顾虑。

“升之立了大功,本当受赏,主公担心的是,那群蜀中腐儒会忌惮他的身份,拼死抵制?”

刘备缄默不言。

白身,在汉末就是天然的原罪。

蜀中经学世家,不可能容忍一個乞儿,一个曾经做过奴隶的孩子登上大堂。

曹魏改制,用五等爵。

刘备这边却依旧是汉制,有二十级军功爵。

依次是:

列侯、关内侯、?庶长、驷车庶长、?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夫、公乘、公?夫、官?夫、?夫、不更、簪袅、上造、公?。

爵位,便是汉代社会的秩序等级。

每逢盛世大兴,或者天子登基,也会赐予天下百姓一级爵位。

当然,自列侯以下,无封国、食邑的都是‘官爵’。在汉代,官爵即便是用钱也可以买来。

只有列侯开始,才是‘贵族爵’,享有刨符定封的食邑,可世袭。

封了列侯,基本上就算是进入贵族圈子了。

而世家豪强,他们本就有‘官爵’在身。

只差往上一步,到达关内侯或者列侯一级,就算是达到封侯的标准了。

寻常士卒和百姓若想爵位上升,就只有在战场上立下军功。

至于刘云……很显然,一个流民是不可能具备任何爵位的。

将他封侯的难度,就等于从零开始,直接提拔十九级。

从一个白身,变为与蜀中豪右并驾齐驱的贵族。

任何豪强都不会接受。

这也是为何,刘备对此表示担忧的原因。

所有世家豪强,基本都是两汉豪右出身,祖上都沾着军功或者是经学世家。

人家的后代天生就是贵族。

几代人的‘努力’,要是连二十年寒窗都比不过。

那汉末豪强,也就不用混了。

张鲁一家虽然是米贼,但毕竟是留侯之后,属于是偏科的圈里人,刘备拉拢他们来封侯本身也说得过去。

可平民想要一步打破这阶级壁垒,那将是对整个汉末时代的冲击。

所有豪强都将不遗余力的堵住这个缺口。

汉末世家豪强霸占了天下的资源,决定着天下的归属,甚至决定着皇帝的生死和王朝的命运。

注定只有圈里人才能被他们扶持上位,注定只有圈里人,才能和他们同席而坐。

巩固豪强流动的壁垒,不让自家跌落贱籍,彻底将白身隔绝在权利之外。

纵观汉魏南北朝,他们一直在做的,无非就是这一件事儿罢了。

刘备深知汉末的社会规则,心里也是大为不满。

“升之有抗曹之功,理应封侯。”

“备,已下定决心。”

“不仅要给他封侯,还要重赏!”

诸葛亮乃是琅琊大族出身,深谙汉末潜规则,对此劝诫道。

“升之理当封侯,可不能封列侯。蜀中豪右可都盯着他呢。”

“亮以为,先封关内侯为宜。”

关内侯,列侯的次级,一般意义上,只有租税,无食邑。介于‘贵族爵’和‘官爵’之间,界限相当模糊。

可汉代关内侯既有封食邑的旧例,也有爵位继承的旧例,到底算不算贵族爵,这就得看掌权者的用意了。

“孔明所言有理,一步踏入列侯,必然引起轩然大波。那就从关内侯开始,慢慢提拔。”

毕竟,这十九级和二十级,中间只差一个契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将奖赏推恩于张天师一家,升之才能避过这个风头。”

诸葛亮目光淡泊,羽扇轻挥。

“升之虽无列侯之封,主公却可给列侯之实。一来避人口舌,二来宠遇优渥。”

“待到时机成熟,立足功勋,再行补封,犹时未晚。”

刘备深以为然。

现在,刘备政权之中,封侯者寥寥无几。

一下子给天师道厚赏,反而容易掀起派系矛盾。

……

事实上。

还不等刘备公布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