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魏千里驹,请战刘升之!风起凉州,开战!(1 / 4)

加入书签

二月下旬。

北伐军一路南下西倾山。

由于大军一路轻装便行,仰食羌谷。

除去必要的甲胄之外,没有什么需要带的。

汉川山地兵爬山越岭也早已习惯。

唯有西凉骑兵舍去了战马,一时间到还有些不适应。

参狼羌大帅和白马羌大帅将刘云护送到钟羌的领地,便自行离去。

这一路上也多亏羌人供粮,若不然北伐军根本走不下西倾山。

刘云与羌人豪帅一一道别,旋即便带领大军继续往北。

离开昆仑山系之后,总算是走了一段较为平缓的道路。

在往北数百里,便能眺望到雄壮的祁连山群。

看到祁连山,便走到了青藏高原的最东端。

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便在此处了。

途径羌人部落之时,当地的钟羌和滇零羌告诉刘云。

羌人崇尚天神,住在西凉板屋中,每家每户在屋顶上都会放着一块白石,汉兵可以借宿,但是不能动他们的石头,否则将会招致祸患。

刘云领会其意,知晓这应当是羌人的白石崇拜,于是便严令鬼卒尊重羌族传统,不得造次。

每夜升起篝火之时,钟羌和滇零的豪帅们也会热情的拿出烤制,和一种名为‘潼酪’的牛羊乳制品,给汉军享用。

刘云北上没带什么东西,无从交换,纯当白吃白喝了。

可是这些羌人也没指望能从刘云手中得到什么东西,他们只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刘云是被昆仑神庇佑的神子,故而言谈之间,多显尊崇。

马超亦是暗中多有感慨,若没有刘云当日用飞鸢降服诸羌的举动,西倾山下的钟羌和滇零羌可未必会服从汉军。

要知道,无论是钟羌还是滇零,这两大部落都是东汉百年羌乱的主力。

如今,羌人和穿着绛甲的汉军相安无事,倒也显得有些值得玩味了。

刘云与几位豪帅的交谈中了解到。

他们这两支部落,一直生活在凉州刺史部以外,这些部落被统称为塞外羌。

平日里由护羌校尉领护。

汉末之世,凉州军阀割据,汉灵帝用来制约世家大族的三互法在凉州不适用。

能够统领凉州的,只有当地的羌人豪帅和汉人大姓。

吃着烤炙的句扶并不明白:“那他们为什么又要叛乱?”

很显然生存在宕渠的板楯蛮,并不知晓凉州疾苦。

板楯蛮世代收到了高祖的优待政策,与大汉的向心力还是很强的。

正如何彦所说,没有板楯蛮镇压四方,益州早就沦入羌胡手中了。

那滇零羌的豪帅突然看了一眼句扶,他听懂了句扶的话。

“因为大汉的将军需要战功,大汉的官吏需要敛财,当地的豪强需要奴隶。”

“一开始我们反对那些将军,和小月氏人一同起兵,只是想将贪官污吏赶走而已。”

“可后来,凉州汉人的叛军也加入其中,他们借着汉天子的威名,自立为将军,将各部羌人们哄骗到一起,举兵东向,意图从天子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甚至夺取天下。”

羌乱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问题。

凉州羌胡归化了几百年,实际上汉化程度已经比较深了。

多数生活在塞内的羌人对汉朝是有认同感的,他们讨厌的其实是剥削压迫又歧视他们的关东士族。

所以蜀汉起兵北伐的时候,凉州各地的羌人也会闻风响应。

不仅是羌氐,甚至就连康居、小月氏、鲜卑也派遣使者前来归附了。

那时候,汉魏陵替没多久,羌胡尚不认魏有天下。

可是一个汉旗,就能将西域凉州所有的羌胡联系到一起。

他们可能大多数人不通汉语,认不得几個字,但是只要汉家大旗一飘,他们就都认得那是他们宗主的旗帜。

当然,也会有野心勃勃的生存在塞外的羌人大帅,在实力强大后想要割据一方,可是即便是再大的羌人部落,也只是几个部落王,胸无大志。

汉朝历来擅长治边的那些能臣,只需挑唆羌人内战,或是派遣几个刺客,一个部落便会就此消亡。

他们的威胁,远远比不上一个韩遂。

说到底,两汉前期的羌乱,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因制度文化差异和官吏豪右贪污欺压而产生的变乱。

可到了东汉中后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涉及到了东汉的地域矛盾。

关东士族形成了自己的利益圈,排挤并且歧视关西出身的汉人,在制度上不让他们当官,在文化上形成地域歧视。

凉州的汉人叛军,受到关东士族的排挤无法脱困,最后只能一头扎入羌人起义的队伍中,接过了羌乱领导权。

等到羌人起兵势大,他们又转头借着天子的名义,自封将军,领导羌人部落掉头过来攻打大汉。

故曰,乱凉州者,乃边章、韩遂之类也,其内因,实际上还是东汉的地域矛盾,无法被平衡,羌乱止不住,其实是关西人与关东人政治博弈激化下的产物。

偶尔,凉州也会遇到一些名臣能将,他们在任时,凉州万民自然能安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