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和戎抚夷,携义从百万,汉室可幽而复明。(3 / 4)

加入书签

雍凉政绩第一人可不是吹出来的。

能在金城这种实际上已经被曹操放弃的地方,顶着夏侯渊屠杀的恶劣影响,拉出数千户口,还是羌人入籍,很难想象苏则是怎么做到的。

实际上,三国时代的人口,记载的其实是国家能统治的编户齐民,只有编户齐民,三国才能从中抽取赋税、征派徭役。

说白了,编户齐民就是纳税人。

豪强手中的隐户,逃进山里的野人,占山为王的匪寇、塞外的羌人都是不入户籍的。

吏户、军户、屯田户也是单独计算。

刘备建国后,编户齐民只有二十万,实际统治区也就只有三蜀、三巴和汉中,南中七郡根本管不了。

由于常年战乱,课税繁重,整个三国其间,各国人口增长率都不高。

以刘备政权为例:刘备章武元年(221年),治下编户齐民,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蜀汉灭亡时: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

入西川之前,张松也说刘璋治下户口百万,总体而言,人口增长率一直不高,到了晋朝统治益州时期,课税繁多,百姓杀儿不养。

为了减少人头税,各国编户的人口不可能变化太大。

这个时候,谁更能清理隐户,把羌胡蛮夷纳入户籍,征调赋税,谁就拥有更多的动员能力。

刘云很敬佩苏则这种在边境上为国守边,不畏强御的名士,也对他的政绩赞不绝口。

但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苏则整个人都陷入了迷茫。

“苏君于社稷有大功,却偏偏愧对大汉,愧对天子。”

苏则闻言眼神震动,心中憋着一股无名火。

“此言何意?”

“苏君自诩汉室忠臣,有效仿先祖牧羊北海,不改其节之志,”

“可天子被囚许都,曹操绞杀皇后,屠戮后妃,毒害皇子,戕害百姓,你却全都视若无睹。”

“曹操何人,天下皆知,自荀令君死后,中原再无仁人志士,敢抗其命。”

“先加封丞相,在到魏公,在到魏王,他接下来还想干什么,难道苏君不知吗?”

苏则双拳紧握,骨节作响,指缝间竟溢出了一丝鲜血。

刘云继续道。

“我原本以为苏君定能看清局势,却不料,苏君还在妄想曹操会守住臣节,不会代汉。”

“满堂公卿要么卑膝奴颜,要么日哭夜泣,暗中咒骂,却无一人敢反抗曹氏暴政。”

“诸公,能哭死曹操呼?能骂死曹操呼?”

“还是苏君觉得,曹操敢杀皇后嫔妃,敢盗先帝陵冢,敢屠杀得泗水不留、邺水喋血,他独不敢逼迫天子禅让?”

苏则深吸了一口气,迟滞良久。

“老夫不是怕死……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深以为恨,可他名为汉相,将我调来金城,老夫不得不为大汉守边。”

生存在汉魏易代之际的拧巴人,多数都是苏则这样的心态。

他们自诩名门出身,不愿臣服阉党出身的曹操,却又无法对抗曹氏政权,只能阳奉阴违。所以,司马代曹,才会如此的顺利。

当然,也有一部分士族见曹氏势大,干脆就不要礼义廉耻,直接为曹氏政权代汉摇旗助威。

不过,鼠首两端的才是多数。

要知道,即便是天下士族所望,民心归附,羌胡效力的袁绍想称帝,麾下群臣也是全力抵制。

更何况,曹操比起袁绍,即不能全得士族之心,更不得百姓之心。

靠着一群鹰犬和一些阳奉阴违的汉室旧臣,政治根基如此不稳,他才会选择一步步代汉称帝。

刘云见苏则已经动摇,便开口道。

“刘豫州,天下所知也。”

“折节下士,以匡扶汉室为本,欲伸大义于天下。他在徐州万民安泰,在荆州护百姓渡河。”

“衣带诏后,当即起兵徐州,与曹操周旋十数年。”

“如今将士奋武,荷戟十万,龙骧虎步,趋赴陇右。”

“忠志之士效命于内,羌胡援军声威于外,虽破曹兵百万又有何难?”

苏则思索道:“你是说,让老夫献城于刘豫州?”

刘云颔首道:“倘若汉家儿郎齐心协力,纵然万难在前,也可使大汉幽而复明,转危为安。”

“逆魏陇右之败已成定局,自时刘豫州和戎抚夷,剑指关中,谁人能挡?”

“若苏君愿意为汉室效力,便应早做决断。”

“若不愿弃暗投明,那在下也只能忍痛与苏君决战,只是枉杀了这些汉家儿郎……他们本该死在讨伐逆魏的路上。”

声情并茂,刘云之心,苏则已然了解。

他本就是个拧巴且偏执的人,但是对于大汉的死忠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或许在苏则看来,刘备和曹操一样都是不臣的军阀。

但是比起恶名满天下的曹操,刘备的形象显然更符合苏则的选择。

“此事,关乎全郡存亡,容老夫思虑。”

“稍后,给你答复。”

刘云点了点头。

旋即拿着汉旗策马回营。

马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