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征北将军建幕府,打穿河西无敌手。(1 / 5)
战争神话的制造是需要各国宣传部门不断地进行渲染和传播的。
在缺乏通讯工具的古代,唯一能依仗的便是文人的笔杆子。
如何有效的夸耀己方战果,贬低敌军战绩,对于在邺城豢养着大量文人团的曹氏来说,属于是熟能生巧之事。
刘升之在金城郡赢得的那一场大胜,足以让他进入汉末民族英雄之林,这一战是无法完全从魏国史书中抹除的。
但是,如何去书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现在,这个问题,落到了魏国太史丞许芝的头上。
案牍上,灯火缥缈。
愁白了头发的中年男子竟迟迟不敢下笔。
刚写了几个字,又觉得大为不妥,只得拔出刻刀,将竹简上的字迹全都削去。
“刘升之啊……刘升之,你说,老夫该怎么写……”
“唉……河西胡人可是魏王招来的,你跟谁作对不好,非要跟魏王作对?”
“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去死吗?”
“现在好了,老夫若写魏王输了,大魏颜面无存,老夫一家也不用活了。”
“写你没赢……卢水胡总不能自行溃败吧?”
许芝仰天长叹,曲笔容易写,但直笔写史书却要历经千难万险啊……
“这世上史家能有几個董狐呢?”
“青史,也不过是任由胜者打扮的妇人耳。”
许芝自嘲般的笑了笑:“千百年后,世人若是还能在史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老夫的名字,老夫也该庆幸了。”
事实上,许芝的确是留下了名字。
不过,记载他的记录,却让此人看起来只是个专为曹魏政权梳理谶纬中‘大魏代汉’之说的跳梁小丑罢了。
念及,如何记录令居之战事。
许芝思索了半夜,才敢下笔。
精通经史子集的文人墨客们,只需在经卷上少写几个字,或者多写几个字,这场战役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如,将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归结于金城太守苏则。
或者着重描写王平、张嶷在金城障的战果,对主将刘升之一笔略过。
再者,将刘升之的军队数量翻上好几倍,减少、甚至不写他击败了多少人……
如此,后世不谙此道的小年轻们,一看到刘升之的‘战绩’,却也觉得不过尔尔。
“建安二十一年,仲夏,蜀中米贼,寇雍州境,卷河湟,兵势极盛。”
“汉张掖属国兵南击金城。”
“叛将苏则,遣王平、张嶷等据金城障。”
“汉军,不克,还。”
完美的措辞啊……
许芝都为自己熬了一夜才写出来的杰作,感到无比满意。
令居之战有吧?
参战的人员有吧?
战争的结果没改变吧?
就稍稍改动几个字,卢水胡就成了拯救汉朝的王师。
刘升之这个人就完全不存在了。
就算有人知道这场仗是刘升之打的,又能如何,战果可是记载着,属国兵没打赢,跑了。
大魏输了吗?
没有,是汉朝属国兵打不赢贼寇,而且敌人‘兵势极盛’,就算打输了跟我大魏有什么关系?
“来人,将此卷存入兰台,用书帙包好,别受潮了。”
“副本,送给魏王检阅。”
下人拱手而退:“唯。”
……
相比较魏国这边的记录。
刘备此次的宣传,就显得克制了很多。
因为刘升之打烂卢水胡,是个证据确凿的事实。
基本没有什么需要润色的部分了。
“护军,你看看啊。”
“这是刘豫州亲自给你写的文书。”
庞德快步入殿,喜悦之至。
整个令居塞的将士都在等候刘备的嘉奖。
还不等刘云拆开羽书,王平等人皆是凑上前来。
刘云倒是没把功名看得那么重。
只是北伐军的将士们自从出征以来,已有半年,鏖战这么多天,打下如此辉煌大捷。
不管是中层的军官还是下层的士兵,都想得到应有的奖励。
这一次,若是能得到刘备授予的官方的认可书,那这支偏师由羌胡、蛮夷、米贼、关西边鄙人组成的军队,以后不管走到哪,都能昂起头来。
刘云摇了摇头,慢慢拆开羽书。
写在绢布上的,是一封标准的汉代文书。
“护军无恙。”
“闲者起居无它。”
“备闻,将军在金城建旗伐鼓,高烽明候,明辨忠奸,恩加四夷,是以胡人效死,羌兵咸服。”
“时,天降骤雨,助卿大捷,将军总柄威信,合诸羌之众,一战讨虏二十万,获牛羊百万口。”
“诚如昔日嫖姚破河西,蒙恬逐北虏。气吞河右,声震天下,虽关东雄兵百万,莫敢当之。”
“今翼德、子龙皆言,典赏不丰,将士未犒。诚乃备之疏失,故上表天子。”
“加封升之行征北将军,领护羌校尉,护征北诸军如故。”
“合前后功,加食邑千户,进封都乡侯。”
“近来寒暑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