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五章 万骑争锋闪电战!敌兵睁眼在黄泉!(1 / 5)

加入书签

七月上旬,浩浩荡荡的汉军骑兵,一路从金城郡,沿着黄河西岸北上,直达鹯阴县。

这个汉代的县城,拥有着丝绸之路北线最重要的渡口,鹯阴城也是黄河西岸最重要的军事据点。

得天独厚水土条件和交通枢纽的关键位置,使得此县富庶繁华。

可在朝廷崩溃,丝路断绝后,鹯阴县如今已少见人烟。

只剩下少许羌胡和汉民,还在零零散散的村聚中且牧且耕。

一路上,北伐军经过各村之时,当地百姓望着他们身上的绛甲,都好奇的上前询问,是不是汉家军马。

刘云点头称是。

百姓们听闻此言,家家户户激动地拿出酒食,村中三老也杀牛宰羊,热情招待。

入了县城后,城内的骨瘦嶙峋的老者们望着三十多年不曾看到的汉家旌旗,纷纷流下了热泪。

热血青年句扶不禁感慨道:“将军,这里的民风真是淳朴啊……”

“我们生活在宕渠的族人,对大汉都没这么忠心。”

刘云瞥了一眼句扶,心道是:如今这世道,比板楯蛮忠心的还真不多。

不过,句扶倒是有些误会了。

刘升之也能感觉到,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说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能就是这个场面。

但百姓们之所以会箪食壶浆,不是因为觉得过去的大汉有多好。

而是相比较之下,乱世的各家诸侯更不当人。

有了比较过后,百姓们心里就有一杆秤,该迎哪個王师,就自然清楚了。

“汉朝还强盛的时候,课税繁重,人人都骂大汉朝。”

“可等到汉朝崩溃之后,百姓们却被各家诸侯剥削的连骂的力气都没有了。”

“等回头,过完潦草的一生,老人们才能察觉到大汉的好。”

刘云暗暗苦笑。

如果曹操真的法令严明,与民安泰,基本上就没有孙刘两家什么事儿。

以北方的人口体量,碾压孙刘不是跟玩似的?

孙权不怕曹操,却怕曹叡的原因就在这。

曹操只要活着,天下的百姓就不可能不反。

曹叡只要不打仗,与民休息,孙刘两家迟早都得完……

所以,曹操一朝会拼了命的打孙刘。

到了曹叡一朝,就坐拥坚城,等着孙刘上来打。

这倒不是说二人的能力有什么高低之别,而是在特定局势的影响下,政治仗有时候比军事仗往往更有效果。

作为曹家三代接班人,曹叡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在他的统治下,曹魏真正的达到了国力巅峰。

孙刘两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国的国力一年比一年强,两家进入死亡倒计时。

诸葛亮和孙权全力北伐过,但也是真打不过。

即便是魏国陷入内乱后,两家还是打不赢。

这是国力碾压下决定的政治格局,曹魏一个州都督统治的边防军,就相当于孙刘任意一家的野战兵力。

姜维在洮西杀灭数万雍州军,第二年杀过来一看,魏国又在雍凉补员了新兵。

诸葛恪在东兴击败数万淮南兵,意气风发的去打合肥,回头一瞅,二十万魏国人铺天盖地的来增援……

想要击败曹魏,必须得打速战,提前打开局面。

要不然,越拖魏国越强,他的人口和兵力都成几何倍增长,三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越往后越打不赢。

刘云之所以要将汉川之战提前,就是想在曹丕篡汉之前打一个时间差。

哪怕能为蜀汉多争几个郡,多拿下一些人口。

今后的压力也会减小不少。

深思之际。

当地的老人,已给刘云送来了胡饼和肉汤。

刘云也没多心,一一赠送了些随军的物品,以作补偿。

刘云观他们的外貌和口音,既不像是凉州羌胡,也不完全像是汉人,民族混杂的成分已经相当明显了。

一个老人用不太熟练的汉代通话告诉他。

他们的祖先是河西塞外的鲜卑,已经在这里生存了上百年了。

只不过自从中原大乱过后,汉朝对边塞的统治力,聊胜于无。

各种游牧大部落尽数涌入河西走廊,鹯阴县原本的百姓早都已经迁走完了,剩下的就是这些混血的百姓。

就比如这个老人,他以前是鲜卑-没鹿回部的部落民。

自称是东汉大鸿胪窦章之孙。

更远古的曾祖是东汉开国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窦融。

刘云听到这话,不置可否。

对大汉北部的民族混血情况也无心探究。

汉末以后河西30年不闻汉家政令,常年诸侯乱战,割据争雄。

各地的羌胡和汉人混杂,本就让凉州的民族成分变得异常复杂,若要细究起来,谁也说不清。

光是这丝绸之路的北线的一个小县,还没到武威郡治。

刘云光凭外貌就已经看不出来这里的百姓到底是什么民族了。

“窦公,从这里再向北走,可有水源补给?”

老牧民告诉刘云:“将军,沿着鹯阴河北上,再走个几十里路便能到水风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