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各怀鬼胎(1 / 2)

加入书签

1848年8月8日。

弗兰茨在十万军队,以及维也纳一百二十万市民的见证下,从多瑙河沿岸的码头进入城市接受民众的欢呼和膜拜。

弗兰茨坐在马车之中,看着道路两旁人头攒动的人群,内心不禁发出一声苦笑。

虽说自己周围有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措施;道路两侧的人群也都经过了仔仔细细的审查;甚至为了确定地下没有爆炸物,军队将整个街道都重新修了一遍。

但弗兰茨还是对这种招摇过市的做法喜欢不起来,因为破坏典礼并不一定需要刺杀成功,甚至都不需要刺杀这件事情。

只需要引爆一些东西,制造一些事端,搞得人心惶惶就足够了。

好在弗兰茨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的第一站是圣斯蒂芬大教堂,在这里他将接受教皇,以及全部47位红衣主教的祝福,并完成洗礼。

在那之后弗兰茨将会在霍夫堡宫和费迪南一世完成交接,毕竟对于一个多民族帝国来说,合法性和正统性才是第一位的。

过分强调宗教和民族,反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索性一切顺利,只不过那个洗礼有点让人意外。这群老神棍居然搞了一人深的水池,害得弗兰茨不得不潜水过去。

此时弗雷德里克七世希望奥地利帝国的新皇帝弗兰茨能站出来解决眼前的乱象。

这其中也包括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其实从个人感情上讲,他并不想来维也纳趟这趟浑水。

瑞典国王奥斯卡一世受父母影响对于奥地利帝国是十分瞧不起的,不过他对石勒苏益格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他希望可以借用瑞典王国的强大影响力让奥地利人认清现实。

弗雷德里克七世的想法是让荷尔斯泰因加入德意志邦联、丹麦合并石勒苏益格。

但很可惜威廉四世从来不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只要一想到不出席可能招致的后果他就害怕。

丹麦的情况也和普鲁士差不多,弗雷德里克七世刚刚继位就被自己的大臣和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们架在火上烤。

威廉四世的性格就决定了普鲁士不敢更没有能力单独解决石勒苏益格问题。

事实上从亲戚关系上算,威廉四世应该是弗兰茨的大姨夫。威廉四世的妻子是索菲夫人的长姐。

但好在V字形的路线设计,视觉效果上还可以。

霍夫堡宫的镜厅之内欧洲各国的王室及其代表已经等候多时,德意志、意大利诸邦和俄国人是最积极的,除了沙皇以外几乎所有家族的掌舵人都到场了。

他的本意是采取一种折衷方案两不得罪,然而现实却是这种做法既激怒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又激怒了丹麦民族主义者,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普丹战争。

当然威廉四世也不是单纯来祝贺弗兰茨登基的,毕竟法国人已经投降,那么作为德意志兄弟的老大哥,是不是该帮忙解决一下石勒苏益格问题?

奥斯卡一世的父母都与拿破仑渊源颇深,奥地利在反法战争中一直被某些专家认为是如同小丑般的存在,恰巧奥斯卡一世就是这种人。

德意志诸邦的其他元首也怀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有人希望奥地利出兵解决国内的叛乱问题,有人则是将奥地利视为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象征前来顶礼膜拜.

中意大利诸国已经臣服,他们没有理由不出席弗兰茨的登基大典。至于教皇国和两西西里王国则是在认清现实之后决定和奥地利帝国高度绑定。

教皇庇护九世更是向弗兰茨发出过邀请去罗马加冕,但被弗兰茨搪塞过去了。

两西西里王国费迪南多二世在家门口两次目睹奥地利战胜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打得意大利联军丢盔弃甲。

这些都是费迪南多二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更是绝了他和法国联手的念想。

奥尔良王朝则是分成了三派,巴黎伯爵和其生母,奥马尔公爵,路易·菲利普和他的其他儿子们。

巴黎伯爵希望夺回法国,奥马尔公爵希望在阿尔及利亚站稳脚跟,路易·菲利普的其他子嗣则希望可以继承老爹的遗产。

虽然路易·菲利普已经宣布了,巴黎伯爵将会继承奥尔良公爵领,而自己不过是领地内的摄政王而已。

但是随着《斯特拉斯堡条约》的签订,德意志邦联强行将奥尔良公爵领和法国分割开来。

再加上奥马尔公爵在阿尔及利亚的坏榜样,有人心中便起了异动。

实际上想要争夺遗产的只有第三子儒安维尔亲王弗朗索瓦·德·奥尔良,以及第五子蒙庞西耶公爵安托万·德·奥尔良。

儒安维尔亲王本来与奥马尔公爵一起在阿尔及利亚,但兄弟两个显然都不想与人共享权力。

内斗落败的儒安维尔亲王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继承奥尔良公爵领,蒙庞西耶公爵安托万本来会在伊莎贝尔二世年满十八之后,与其结婚,共同执掌西班牙。

然而却遭遇了女方单方面退婚,这对于任何一个家族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如果不是奥尔良王朝已经没落,甚至可能会引发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本来蒙庞西耶公爵安托万只能忍气吞声,然而天无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