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皇家赌具(1 / 2)
张博洋反复看着眼前的这件通体蓝釉钵,首先这物件确实是一件老物件,不是近代仿的,看工艺和釉色,跟宣德官窑瓷很接近,可如果是件宣德官窑,为什么会没有款呢?
瓷质细腻,胎体紧实,蓝釉均匀细腻,如果说是民窑是不太可能的,粗大明,粗大明,民窑根本不可能有如此精细的手艺。
明宣德年洒蓝釉钵
张博洋陷入了沉思,脸上有些难看。这东西自己看不出来,也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如果说是碗,它比碗大;如果说它是盆,它又比盆小的太多;就算自己心中猜测是钵,可哪个和尚会拿这么好看的钵去化缘?
“怎么样,能看出来么?”陈阳看着张博洋催促着问道,“不行,我就说了。我可是还没有吃饭,现在还饿着肚子呢,你能不能快点?”
张博洋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最后一咬牙,“这是一件明宣德年间的民窑,器形类似钵。”
张博洋一边说,自己还一边看着物件,说话声音软绵无力,从声音中就能感觉出来,他对自己的说法,没有什么信心。
陈阳在旁边听完,嘴角微微翘了一下,走到张博洋近前,点了点头,“不得不说,张贤弟你眼力还是不错的……”
听到陈阳这么说,张博洋转头看向了陈阳,自己蒙对了?
“只不过,比我的眼力还差一丢丢!”陈阳一边笑着额,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的笑意,充满了嘚瑟和得意。
看着陈阳嘚瑟的样子,张博洋斜着眼睛瞟了一眼陈阳,看着陈阳一脸得意的嘚瑟着,自己真想上去给他一个耳光。
“你只说对了一点,”陈阳伸手拿起桌面上的物件,“第一,这确实是明宣德年间的,只不过不是民窑,人家出身官窑!”
“它的全名叫做明宣德洒蓝釉钵!”陈阳一字一句说着,说完转头看向了张博洋。
官窑?洒蓝釉?听到这两个瓷,张博洋脑袋嗡的一下,这就是宣德洒蓝釉?
洒蓝,好似北方雪,也如暗夜星!对南方人来说,看一次雪是一件太难得的事;对城市里的人来说,看星星也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宣德皇帝却让这两种难得的美好,变成了一种釉色,也被称为雪花蓝!
哎呦我艹!张博洋瞬间捶胸顿足,这物件自己听说过,刚才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等等,他刚才说这是官窑?这就不对了,如果是宣德时期的官窑,为什么会没有款?
“不对!”张博洋随即拦住了陈阳,“你刚才说这是官窑,可这物件上没有宣德底款,怎么可能是官窑?”
张博洋这个说法,得到了大部分在场人的认可,毕竟宣德年烧制的瓷器数量和种类最多,而且大部分都带有底款,现在陈阳却说这件没有底款的瓷器,是宣德官窑,不能让大家信服。
听大家说完,陈阳嘿嘿一笑,“难怪你们捡不到大漏,这么好的物件,人家摊主说好长时间都没人问。”
说着话的同时,陈阳走到了场地中间,目视着大家说道,“宣德晚期,宣德皇帝临终前烧制了一批瓷器,瓷器未能烧制完成,宣德皇帝驾崩,正统帝登基!”
陈阳话音刚落,屋内瞬间阵阵哗然,有人的跺脚,有人冲陈阳竖起了大拇指,张博洋狠狠一拍自己的脑袋,“我艹!”
宣德皇帝驾崩前,曾下令官窑烧制一批瓷器,但没等这批瓷器烧制完成,宣德帝驾崩,正统帝登基。
大家都知道,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位皇帝在位时候,官窑瓷器没有款式,形成了瓷器史上的空白期。
因为是宣德临终前下令烧制,正统登基之后,为了完成宣德帝的心愿,下令工匠将这批瓷器烧制完成,但却没有留下款,所以说这批瓷器在工艺、原料等方面,都保持了宣德时期的特点,算是宣德晚期的官窑。
“这事我知道,”古董店老板听完,在旁边点点头,“这批瓷器因为没有款式,加上釉色艳丽,永不褪色,让人们觉得是仿品。”
“1970年的时候,九城一位老太太曾经拿着一只洒蓝釉的碗去国营文物商店卖钱,结果那时候的工作人员看碗太埋汰,上面还有不少鸡屎鸭粪,还没有底款,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物件。工作人员嫌弃埋汰,就像把老太太轰出去。”
“正好当天耿老,去文物商店取东西,看到老太太手中的那只洒蓝釉瓷碗,于是用80元钱买了下来。回去之后,经过一众工作人员研究,最终敲定为宣德官窑洒蓝釉。”
店老板话音刚落,在场的一位胖子也在旁边点头喊道,“确实,这事我也知道,现在这件物件,就在博物馆里放着。”
“但那件人家确实是一只碗,眼前这物件,比碗大、比盆小,怎么看着有点四不像呢?”
“我刚才不是说了么,这叫洒蓝釉钵!”陈阳看了一眼众人,张开一只手向宋青云示意,“借我几个钢镚。”
宋青云从裤袋里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钢镚。旁边的贾老板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几个钢镚放在陈阳手里,他想看看,陈阳到底要干什么。
陈阳白了一眼宋青云,低声叨咕了一句,“这么大老板,连钢镚都没有,真是的!”
给宋青云气的真想给他一巴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