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乾时之战2:为什么说乾时之役是春秋史上鲁国遭受的最惨败仗之一?(1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场被称为乾时之战的齐鲁大战,齐桓公也是这样设想的。

但齐桓公手下一位叫王子成父的名将不这样想。

所谓名将,那是后世的我们在说说的。在春秋早期,但凡名将,那都是令人所不齿的,因为他们必然会用到战法。

而战法兵法之类的,是令人憎恨的阴谋诡计!

王子成父对齐桓公献上的阴谋诡计,其实也算是打了个贵族之战的擦边球而已。

王子成父建议,将三军的中军稍向后摆那么一里地,左军右军前冲那么一里地。

齐桓公采纳了王子成父的建议。

这就成了什么?

口袋型列阵!

但从正面看来,鲁庄公能看出这是一个口袋阵吗?

战役正式开始了。

由于是鲁国讨伐齐国,齐国当然得派人前来质问为何来讨伐。

齐桓公驱车前来,鲁庄公亦驱车迎上前去,两位国君就在两军阵前先打了一架。

当然,他们的武器都是舌头,而非戈矛。

齐桓公质问道:“齐鲁两国本为姻亲盟国,为何鲁侯无端兴兵侵犯寡国?”

鲁庄公振振有词道:“齐侯此言差矣。

何谓无端?

贵国本已决定立公子纠为君,并遣使来寡国,要求寡国尽快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

寡人因此殚精竭虑,却不料,贵国出尔反尔,不立公子纠。此等无信无义之举,寡人当然可以讨伐之!”

此言一出,鲁军上下顿时群情激昂!

是啊,你们齐国也太不是东西了,失信在前,就得讨伐!

谁知齐桓公大声道:

“鲁侯差矣!

寡国自建国以来,立谁为君乃寡国自家之事,无需贵国操心!

鲁侯所持,先前有人请鲁侯送回公子纠即位,实则是要求公子纠回国参加先君丧礼。

可公子纠迟迟不归,简直无视人伦,故寡国国人皆鄙视之。

如今,寡人初即位,齐鲁本姻亲盟国,鲁侯非但不遣使聘问,反而出兵讨伐,寡国上下,皆义愤填膺。

寡人奉劝鲁侯,若行天道,天必佑之;若违天道,天必弃之。

鲁侯何不缚了公子纠,献于寡人?

如此,则两国和好如初。否则,难道鲁侯认为,凭贵国之实力,还敢与寡国较量乎?”

齐桓公朗朗一席话,把鲁庄公给说得哑口无言。

忽听身后一人沉声道:“主公何必多言?待臣致师,以振士气!”

鲁庄公一看,正是大夫秦子,素有勇力。

鲁庄公大喜,命秦子致师。

致师,即单车挑战之意。致,展示之意,师,即军队。致师,展示的是己方必战之志。

但凡有致师,意味着没有谈判的余地了。来来来,就此一战!

当然,致师并非是随便派出一人,到敌军阵前去告知一声,废话别说了,开打就是。

致的标准动作,是由勇士前去敌军阵前单挑。

敢于去单挑的,自然是勇士中的战斗机了,非自告奋勇者难以担此大任。

致师若得胜归来,自然是非常荣耀的。

齐桓公见没得谈了,对方已派人致师,命车御拨转车头,返回阵前。

此时,大夫雍廩自告奋勇要求前去迎敌。

齐桓公正欲答应,王子成父悄声对雍廩道:“大夫此去,勿需竭尽全力,不妨佯装落败,引鲁国先来进攻。

鲁军冲锋,中军必率先而至。届时我军三军齐出,先将鲁中军给包围,擒获鲁侯,即大获全胜!”

齐桓公大喜,命雍廩依计行事。

鲁将秦子一车奋勇前来,雍廩命车御驾车迎战。

两车就在阵前你来我往,互相杀了一场。

战不多时,雍廩略显气馁,命车御拨转车头败退而归。

鲁庄公见状大喜,赶紧擂起战鼓,鲁军齐声呐喊着向齐军冲杀而来。

齐桓公冷哼一声,看着鲁庄公亲自率中军冲了一阵,见时机成熟,将旗一挥,左右立即擂起战鼓,左右两军先行冲出,最后中军出击,不多时就将鲁中军包围。

鲁庄公大惊,这是什么打法?

但此时已身陷包围,根本不容多想,只得奋力拼杀。

车右曹沫勇力过人,见情势危急,更是奋勇拼杀。

齐军将士见围住了鲁侯,士气大振。

齐桓公更是大声叫道:“擒住鲁侯者,大夫则封上大夫,士则封大夫!”

齐军将士们高呼着活擒鲁侯的口号,从三面攻向鲁军。

鲁军将士们大惧,又听得齐军高呼着擒住鲁侯的口号,情知国君已陷入重围,一个个心胆俱裂。

此时见齐军潮水般从三面围将上来,哪里还敢接战?

冷兵器时代,对阵双方,讲究的是一个阵形,一个士气,两个都没了,再多兵马也是白搭。

鲁军一出现颓势,齐军士气更盛,千军万马向鲁军掩杀过来。

鲁庄公本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讨伐齐国师出有名,齐国更是刚经历一场内乱,国君刚立,人心不稳,哪会有多少战斗力?

谁知一到战场,居然会是这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