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赴齐谋官1:孔子是如何向齐景公论述秦穆公称霸的?(1 / 3)
一路风尘仆仆的孔子和仲由,终于到达了临淄。
马车行走在临淄大街上,看着繁华的市面,孔子不由暗暗羡慕。
齐国,不愧为天下最富庶的国家。这都得归功于齐国前相国管夷吾,就是管夷吾在齐国推行的改革,使齐国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唉,齐国如果不是时不时内乱一把,凭着齐桓公的霸业基础,此时早就应该是诸侯之长了。这一切,都是不遵守礼制所致。
这天下,如果列国诸侯、王公大臣、臣民百姓人人都遵礼守义,何来到处内乱,又何来烽烟四起?
师徒两人直接到了高府,孔子命仲由递上名贴。
齐国上卿高张听说鲁国名士孔丘来访,忙亲自出府将孔子迎进。
孔子对高张道:“鲁国大难,丘自以为忠义,故不齿与季氏为伍,舍家出走。今走投无路,知大夫乃厚德重义贤相,特来投奔。”
孔子此时的名声已经不小,高张刚刚重新获得齐国卿大夫之职,总算将祖上世袭卿大夫之职给保住了,正需要人才。
听孔子将来意一说,又夸自己厚德重义,高张心下甚喜。
高张对孔子道:“夫子暂居本府,且任张之幕僚。夫子之心意,张斗胆猜测,定为鲁侯而来。”
孔子点点头,道:“丘虽不才,不敢忘圣贤之义。如今国君有难,丘虽有心追随,然国君身边自有贤臣相佐。
齐国乃诸侯大国,齐侯更是当世明君,丘心甚向往。倘若得大夫举荐,丘有幸在齐国出仕,定可为齐国尽绵薄之力,亦可协助国君成功回国。
此乃丘之肺腑之言,万望大夫成全。”
高张道:“此事不难。鲁国之事,国君已有决策,前番更是拿下了郓邑,供鲁侯所用。
此时鲁侯在郓邑招兵买马,更有齐国相助,不日鲁侯定当回国。国君雄才大略,从谏如流,广用贤才,不日张自当向国君举荐夫子。”
作为齐国卿大夫,高张当然也并非是一个愣头青。
高张一边重用孔子,让孔子参与决策了高氏家族诸多三重一大事务,一边也在考察孔子。
几个月下来,孔子表现出来的稳重、沉着、睿智、善谋、守信以及他的满腹经伦,让高张确信,这位以孝、礼、知、信、忠、义闻名的鲁国名士,绝对是一位难得的治国理政大贤。
这样的人才,必须推荐给国君。
国君雄才大略,为齐国制订了宏伟的战略目标,若得孔丘相助,必定如虎添翼。而自己凭举荐之功,自然亦名垂青史。
想当年,鲍叔牙举荐了管夷吾。如今,咱高张举荐了孔丘!
齐国国君齐景公确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诸侯,他做梦都想重回先祖齐桓公的霸业时代。
那个时候的齐桓公,不但有国、高两大世袭上卿家族,手下更有管仲、宁戚、鲍叔牙、东郭牙、王子成父、公孙隰朋等一干贤才,先是国内改革,再是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就霸业。
如今的自己,论个人才干,自己觉得丝毫不比先祖齐桓公差,甚至相貌都肯定要比齐桓公要好一点。
恢复了国、高两大家族之世袭上卿之位,还有鲍、田两大家族,以及梁丘据、晏婴等一干人才,更是重用武士,齐国霸业指日可待。
公元前516年,刚过了年,高张就向齐景公隆重举荐了孔子。
听了高张对孔子数月来在高氏家族的基本表现评价,齐景公大喜,立即宣召孔子。
孔子,终于得到了在齐国出仕为官的机会。
听闻齐侯宣召,孔子激动万分。他走出门外,仰望着蓝天白云,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
是的,齐侯召见,得作足充分的准备。这是考察自己的阶段。
想当年,齐桓公任用管夷吾时,据说一开始并不看好管夷吾。但管夷吾在齐桓公面前展示了经天纬地之才后,立即得以重用,被任命为相国。
那自己呢?
必须好好准备!只是,不知齐侯会面试自己什么问题。
孔子有些紧张。
定了定神,孔子认为,如今的齐国,国富民强,与当年齐桓公任用管夷吾之时完全不同。
如今的齐国,要说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其中之一就是官员生活奢侈、浪费严重。这也难怪,齐国太富庶了。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齐国经常爆发权力斗争,而权力斗争的根源,在于礼崩乐坏!
对了,这位齐侯胸有大志,他最希望的就是恢复齐桓公时代的霸业。
齐侯需要霸业,自己能够给他这份霸业的自信么?
孔子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因为他相信,只要齐国不乱,霸业自成。而齐国不乱,就需要周礼,需要上下有序!
那齐侯能够直接任命自己为大夫吗?要知道,齐国那些大夫,哪个不是出身显赫甚至直接出于姜姓公族?
不,田氏家族就是外来户。
如今的上大夫田无宇,其祖上就是来自陈国流亡公子田完。论祖上,自己的祖先还是商王哩,再近一点,还是宋国国君。
必须要让齐侯把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给树立起来,尤其是要重用来自国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