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在宋国的遭遇(1)(1 / 2)
宋国,孔子的祖籍之国,孔子一行人终于到了。时间,公元前492年春。
都城商丘。孔子一行人找了家客栈,暂时安顿下来。
有了端木赐这样的富家子弟相随,孔子一行人一路上的吃住用度倒也不用愁。
孔子所愁的,是如何让宋国国君知道自己并重用自己。
宋国虽然不奉行周礼而奉行商礼,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周礼的基础正是商礼。宋国自建国起,就被大周王朝视为贵宾之邦,允许宋国按商王朝的礼法治理国家。
作为全世界对礼法研究最有发言权的权威人士,孔子对商礼当然也深有研究。他相信,自己能够在宋国有一番作为,甚至在礼教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
但主动去求见宋国国君,不是孔子的风格。毕竟,此时的孔子,知名度甚至要远远大于一般的列国诸侯。
那就讲几次学吧,迟早,宋国国君会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宋国。到时,国君亲自召见
客栈前面,正好是一颗大树,树下自然形成一个较为宽敞的庭院,孔子就在大树下,向学生们讲授礼法知识,一起商讨国际时事,探讨礼教领域更深层次的东西。
确实,用不了几天,宋国都城商丘人们都知道了,当代大贤孔子夫子到了宋国!
商丘的国人们非常激动,要知道,孔子的粉丝走到哪里都有,更何况是全世界自诩为最讲礼仪的宋国都城商丘?
很快,前来听孔子讲课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干脆就直接拜孔子为师。
在这些人中,有一人叫司马牛的引起了孔子的重视。
让孔子重视的,不是因为司马牛这个人是个结巴,一急就要说不顺话,而是因为司马牛的身份。
司马牛,子姓名耕,字子牛,出身于宋国最牛气冲天的一个家族,向族。
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掀起阵阵风云的,除了小部分牛气冲天的诸侯大佬,主要的是列国诸侯的各大家族。
鲁国有季氏、叔氏、孟氏这三桓,郑国有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这七穆,晋国有智氏、中行氏、范氏、赵氏、韩氏、魏氏这六卿,齐国有田氏、国氏、高氏、鲍氏此四族,卫国有孔氏,等等。
宋国,则是向族、桓族。
宋国桓族源于宋桓公,关于宋国各大家族的故事,我们在宋国风云里讲得很详细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司马牛,正是向族重要人士。他有五兄弟,两个哥哥,两个弟弟。
司马牛的大哥叫向巢,宋国左师。二哥叫桓魋,宋国司马。司马牛以及四弟子颀、五弟子车均为宋国上大夫,都有自己的封邑。
宋国六卿分设为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等六个职位,与列国诸侯稍有不同。
一门五兄弟,两人为宋国卿大夫,且掌握军权。这样的家族,当然是权势滔天威名显赫令人仰慕的。
但由于家族权势过大,所以家族中的重量级人物往往很嚣张。老二桓魋就是一个很嚣张的人。
桓魋不但嚣张,关键是他还很受宋国国君宋景公的重用,至少一开始是得到了宋景公的极度信任,现在表面上讲也是。
桓魋在家里也非常嚣张,根本不把大哥向巢放在眼里,尽管大哥向巢无论是朝中职位还是家里地位都比他高。
司马牛这一家,原本都属于向族。因为宋桓公之子公子肸,字向父,向父的后人中就以向为氏,形成宋国向氏。
促成春秋时期第二次弭兵会盟的原宋国右师向戌,就是向氏家族的娇娇者。
桓魋很强势,他觉得自己要比大哥牛,那就自己自成一氏吧,于是,桓魋把自己的族源提到了向族更早的一代,那就是宋桓公。
就这样,向族别出了桓族。
向巢作为向族宗主很火大,但他虽非常不满,但由于桓魋深得国君喜爱,故无可奈何花落去,承认桓魋为桓族宗主。
司马牛本来应叫向牛,他对二哥桓魋非常不满,也对大哥向巢的妥协非常不满。
他当时就火大了,想分别跟大哥向巢和二哥桓魋唇枪舌剑理论一番。
但司马牛是个结巴,他的辩论能力在桓魋面前,那纯粹就是然并卵的东西。
无奈,司马牛只能坐视向族分家。
于是,他就干脆以祖上曾担任过宋国司马之职,别出一个司马氏,故称司马牛。
司马牛的四弟五弟都是聪明人,眼看着向族分家,实力是二哥桓魋的桓族最强,那就都跟着二哥桓魋混吧。
宋国国君宋景公看着曾经宋国无可撼动的向族分裂,口头上表示着遗憾,内心则欢喜无比。
哪个国君希望看到自己的治下出现巨无霸式的大家族?
这个桓魋,是个蠢货。至少宋景公是这样想的。
宋景公却偏偏更加重用桓魋,甚至在许多国政大事上,跳过右师、左师这两位正卿级别大人物,直接交给卿级班子排名第三的桓魋负责。
此时的宋国,桓魋一家独大。
孔子到了宋国时,宋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政治格局。
国际格局则很明朗,宋国参加了以齐国为核心的反晋联盟。但这个反晋联盟圈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