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2章 路易的心思(1 / 2)
兄妹俩找到了路易,路易正在帐篷里生闷气。
听说他们兄妹来找自己,微微一愣,随即便叫他们进来。
腓特烈说道:“下一步的作战思路不知道国王有没有什么想法?刚才的会议大家只是吵了一通,下一步怎么打却都没有主意,是不是应该先把作战方案想明白,大家好遵照执行。”
路易不禁皱了皱眉,说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腓特烈听到对方的提议后,心中不禁一喜,道:“鉴于我们已经连续败北三次,损失了四万名战士,我们不能再这样战斗下去了。否则,我们只会继续失败。
我们已经退守至边境,若再后退,就会抵达耶路撒冷的领土。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采取稳固的策略,构筑木质城堡以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防御。
突厥军队的骑兵冲锋是他们的强项。我们应当选择一个地势有利的位置驻扎,构筑防御工事以抵御骑兵的冲击,并修建木质栅栏将整个营地围起来,以阻挡突厥的进攻。
等到突厥的粮草耗尽,他们自然会撤退,那时便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路易的眉头紧锁,几乎可以夹死一只苍蝇,他语气冷淡地反驳:“你所提议的策略就是龟缩在城堡里,不去主动出击。那我们从欧洲远征至此又有何意义?还不如留在家中,岂不是更为安全?”
腓特烈感到震惊,路易的话与他的王后埃莉诺如出一辙。显然,埃莉诺非常了解她的丈夫,他确实是一个追求虚荣且不谙军事之人。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还能进攻?全军已被突厥人打得溃不成军,哪里还有勇气和力量去反击?
此时,据险防守、等待时机、恢复信心才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路易将腓特烈的观点误解为消极避战,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腓特烈开始不厌其烦地向路易阐述他的策略,他首先分析了十字军目前的士气和战斗力,以及与突厥军队之间的差距。
接着,他分析了突厥人的优势,并强调必须按照妹妹之前提出的严格军纪来整顿军纪,并付诸实践,确保赏罚分明。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十字军的信心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可以等待突厥人因粮草耗尽而不得不撤退,那时便是十字军反击的良机。
腓特烈说得口沫横飞,而路易始终眉头紧锁。在腓特烈长时间的解释之后,路易才冷冷地问了一句:
“你说完了吗?”
腓特烈心中一沉,只能点头回答:“我说完了。”
路易接着说:“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我会与康拉德国王商议。你先回去吧。”
这段话表达得非常清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我指手画脚?叫你们的领导者康拉德来和我对话。
腓特烈感到极度沮丧,的确,路易国王对他不屑一顾,他又能说什么呢?因为他实际上并未得到正式的任命,连助手的职位也没有得到康拉德的正式批准。
尽管他实际上扮演着神圣罗马帝国十字军军事最高指挥官的角色,但由于缺乏正式的任命,他的地位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伯莎。
伯莎一直保持沉默,因为她知道即使说了也难以改变现状,但当哥哥看向她时,她感到有必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她开口说道:“国王陛下,我们必须在明天天亮前制定出作战计划,否则一旦突厥人再次发起进攻,而我们没有明确的作战方案,将会导致极大的混乱和危险。”
路易国王显得有些不耐烦,打断了伯莎的话,他说:“我明白了,我正准备与你们的康拉德国王和女王进行商议。一旦我们讨论出结果,会立即通知大家新的作战计划。你们先回去吧。”
伯莎和腓特烈只能告辞离开。
离开后,腓特烈满脸沮丧,对伯莎说:“果然不出所料,路易国王肯定不会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该怎么办?”
他之前已经和赵桓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赵桓只是简单地告诉她继续前进,不必担心成为逃兵,因为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她自然不知道,赵桓让他们撤退是为了将突厥人引向耶路撒冷的南边,远离赞吉王朝,从而为大宋向赞吉王朝发起进攻创造条件。
距离赞吉王朝越远,努尔丁他们回援的可能性就越小,大宋就越能轻松地占领赞吉王朝的北部,一直推进到里海,实现其战略目标。
当大宋占领了赞吉王朝的北部并据险防守时,即使努尔丁回师也已无济于事,大宋能够轻易地击败他们。
因此,赵桓现在正看着十字军撤退,被突厥人追赶,这正是他的战略意图。他为何要让伯莎拼死抵抗突厥人呢?保存实力撤退,同时观察局势,这难道不更明智吗?
伯莎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沮丧,但她也感到无奈,她的力量太弱小,无法抵抗三十五万突厥人的进攻,她只能采纳赵桓的建议,跟随大军撤退。
路易国王在腓特烈和伯莎兄妹离开后,便召集了康拉德、梅丽桑德女王和鲍德温,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之前在讨论方案时,大家只是相互指责争吵,谁也提不出具体的计划,这让路易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