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平淡的生活(1 / 2)

加入书签

慕点把刘大夫指导的认真记下来,看安思文在旁边背穴位图。

安思文看慕点看过来,就把座位往慕点这边挪了挪,小声说,

“这个图我爸从小就让我记,我总是觉得太难,就往后推。果然从开始记这个图,就难得很,每次都是很迷糊。”

慕点往刘大夫那边看了一下,刘大夫头低着,在写东西。她就小声给安思文说,“我记这个的时候,自己练习着画了图,你要不试着画画,那样记忆更深刻。”

“啊?你还画图了,我怎么没想到呢。行,我试试。”

慕点从抽屉拿出自己准备画的纸递给她,“给,这个纸更好点。”

“那就多谢,嘿嘿。”安思文拿着纸就去开始准备画。

慕点笑了一下,低头开始记笔记。慕点的纸是空间的,那个纸比村里造纸厂的要大,要好些。

中午,慕点吃完饭,就背着包去邮局寄东西。安思文还问要不要陪她,慕点拒绝了,跟她说你还是眯一会儿吧。邮局不远,慕点很快就到了。

慕点从包里拿出东西,嗯,其实是空间。把东西寄出去后,又多买了些邮票。慕点就回了卫生院,回去还早,慕点就趴在桌子上,打算眯一会儿。

慕点这边的生活是毫无波澜,但陶锦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

陶锦今天骑车到供销社后,就听见几个同事说最近刚到的布和棉花被一个厂子买走了,那个厂子还要订东西,但是供销社现在货不够。他们供销社最近应该要出去采购了。

陶锦听见这话,想到自己空间有布和棉花啊。她打算申请这次出差。结果没一会儿,主任就找陶锦谈话了,问她有没有布和棉花的货源。因为这次要的比较急,所以采购人员一定要有货源的。

不过主任问陶锦也是想看看陶锦的能力。那天在知青点的时候,陶锦说有货源,那到底有没有?

陶锦正想着去呢,这不是刚瞌睡就有人给她递枕头嘛。陶锦就应了下来。

主任就让她中午回去收拾东西,下午有车到市里。哦,一起去市里的还有两个采购员。

陶锦骑着自行车回到知青点,把自行车推到门口上锁,就进了屋子。她休息了一会儿,就去村委会开介绍信。

村长想起那天陶锦主动要求去供销社,就知道这陶知青应该是有货源的。等陶锦离开村委会后,村长就和书记说,

“我们村子可以跟这丫头谈一下,陶知青有货源,我们可以弄点东西到年底给村里当福利。”

书记点点头,“可以,造纸厂和手工制品厂也可以谈谈。”

“这知青们怎么都这么厉害啊!”王会记感叹。

“这知青点的哪一个没有点能耐,你就说。”

“就是,就慕知青,听安大叔说就有点底子,才去的卫生院。”

“知青就她一个人,其他村没人去,说是工资比厂子的低,有些知青不乐意。”

“那安大叔的小女儿安思文和慕知青一起进卫生院的,工资也高些?”

“听说是高点。”

“那难怪别的村的知青不乐意。”

村委会因为陶锦来开介绍信,又对知青们最近的安排讨论起来。

陶锦那边开了介绍信,回去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卫生所这边,慕点正在听刘大夫的指导。卫生所来了一个腿疼的病人,这个病人腿疼有段时间了,但是因为秋收,家里又有事,就一直拖到现在才来治疗。

刘大夫检查后,告诉病人要针灸加药一起来治疗。她先开了几副药,又定下说先扎十天,看看效果。

慕点想着扎针要住院吧。从刘大夫和病人的对话中能知道这个病人是安同村的,比红石村要离公社远。住院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放下家里的活儿。

病人听完刘大夫的就说不住院,家里人少,忙不过来。他每天坐着村子的牛车来针灸吧。刘大夫说行,叮嘱他回家还是不要有剧烈运动,让腿疼的更严重。

刘大夫跟病人交流完,就给慕点和思文说,注意这针法,让她们两人打下手,多观察她在扎针的针法和病人的情况。

给病人扎完针等的时间,刘大夫就给两人讲解这病情和针法,还顺便提问相关的知识点。

慕点答的不错,就是紧张。刘大夫再去看病人时,两人就赶紧把刚才刘大夫指导的给记下。

安思文摸了一下额头,擦了擦汗。这姑姑也太严厉了。

刘大夫看完后,过来看两人记的笔记,又指导了一下,然后就开始给两人说,医生在看病时,要多注意病人的具体情况,要是有针灸就可以的,就尽量针灸。针灸不要钱,病人压力也轻一点。

慕点想起红石村有村卫生所,那安同村没有吗?

“这安同村没有卫生所吗?这边定下,村里卫生所也可以针灸呀。就不用来去的辛苦了。”

“卫生所有,但是像这个病人的这种情况,他来公社看可以根治,所以村卫生所一般会推荐他们来公社这边。”

“哦,这样啊。”慕点表示明白。

陶锦那边已经到了市里。她在招待所把东西放下之后,就直接出去了。

和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