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1 / 2)
第448章洛氏的道路
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最稳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知道。
但实践证明,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比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要稳定的多,王朝末年通常会是一种极端的金字塔型,于是极致的毁灭就在这其中酝酿,继而摧毁一切,推倒一切,灭绝一切。
重头再来,周而复始。
屋中众人都缓缓地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有人脸上露出笑容,有人紧紧地皱着眉头,有人显得比较担忧,还有人眼中杀机凛凛,仿佛下一刻就要刀剑出鞘去杀人一般。
“士人对家族表面上来看敬仰有加,但实际上却开始抱团家族化了。”
一个老人带着丝丝的担忧沉声说道:“这些家族在突破家族立下的学术壁垒,掌握次级的释经权。
昔年兄长公子景在文皇帝朝时,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隐约迹象,孝武皇帝时军功勋贵大兴,这些人表面上不显,但实际上已经发展的很强了。”
屋中一片沉默。
在邦周时,有一句话叫做,天下英才一石,洛氏学宫独占八斗,天下英才出洛氏,没有半分虚言。
但是到了大汉朝,天下一统了,洛陵就知道这样不行,所以在大汉想要建立太上学宫的时候,洛氏积极支持太学的建立,因为天下需要这么一所汇聚英才的学宫,同时也是为了兜售洛氏需要的政治学说,比如孟儒的再次兴盛。
但是这世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上学宫的建立,就一定会影响洛氏学宫的地位。
但之前的影响还有限,毕竟洛氏学宫才是证道成圣所在,太上学宫更像是为了做官而镀金的地方。
但是经学典籍和家族融合在一起,进而逐渐形成类似于洛氏的学阀家族,这是洛氏之前没想到的发展方向。
这种趋势在孝文皇帝时,由洛景第一次发现,这么多年下来,洛氏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为你不可能阻止父母将知识传播给子女,洛氏自己都在族中传播族学,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才涌现。
昭城的逐渐封闭,导致这种倾向愈加明显。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昭城的洛氏学宫就要重开,直接击垮朝廷的官方太学,重新吸引天下的学子,让太学变成一个纯粹的刷政治身份的地方。
“但这些经学家族是家族的支持者,对待家族很恭谨,对待天下也有利,这些经学家族的人是有才华的,在治国理政上是超越了那些列侯的。
而且这些人大多因为才能出众和品德高尚才被世人敬仰,虽然我们知道明白,这些东西迟早会失去,但不能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就现在杀死自己的基本盘,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任何新兴的阶层,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充满了活力和正义的,至少是相对于旧世界的正义,经学家族同样如此,他们的崛起大多数是由一个在经学之上极其具有天赋,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名噪一时的高士,折服无数的士子,然后经过一系列体现品德的宣传,继而收徒,做官,传承。
这种通过努力学习和保证品德良好的崛起方式,至少要比纯粹依靠血统而显赫的贵族好得多。
出身百家的经学家族对洛氏的尊敬是一种习惯,洛氏不可能去打击支持自己的。
洛盛闻言皱眉道:“但是豪强出身的经学家族堕落的太快了!”
经学家族的出身是非常驳杂的,有诸子百家的高士直接建立,最多的就是注重家族传统的儒家,比如说盘踞在齐地的孔子的孔氏,孟子的孟氏,盘踞在颍川郡的荀子后裔,有边缘失国的列侯和诸侯王,这些人封国日趋减少,又找不到立功的机会,于是转型。
但数量最多,问题最大的就是各地豪强,这群人是洛氏眼中的大害,豪强的堕落速度之快,远超想象。
“豪强是对家族敌意最大的,同时是力量最强的阶层,最重要的是无法消灭,家族是否要陷入和豪强的战争之中,不断消耗,这需要家族集体的决断。”
洛盛这番话一出,屋中众人都开始思虑,单纯的实力强其实都还好,关键豪强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只要还有统治,豪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说什么国家行政能力足够,皇权可以下乡就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天真!
但凡了解学习过组织构建和组织运行知识的都不会这么想,最上层的统治者又不是弱智,以皇帝对权力的贪婪,怎么可能拱手让出县乡之下的权力呢?
每一个皇帝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增强自己的权力,不那么做是因为做不到,管不过来,权力没有真空,于是豪强出现。
豪强只要出现,就一定会本能的开始吞噬周围开始壮大自己,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任何一个家族的壮大都不干净。
即便是洛氏的壮大,站在更高层来看,那也是无数奴隶的血泪,这没什么值得遮掩的。
壮大自身是为了抵御风险。
风险是谁带来的?
皇帝,政敌,本地的其他豪强,反抗的百姓。
在这个世界,还有洛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