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燕京的胡同和四合院!(1 / 2)
宋新闵和候恺离开后。
杨铭在燕京饭店豪华套房休息。
这里没有电脑,不过有电视机和报纸。
现在看到的正是国内的报纸。
报纸上的信息不是全部,但是也能够了解不少。
。。。
中午。
杨铭,阿珠,鐘楚虹,林秀芝,还有刚刚过来的唐芸,以及陈震华那些保镖一起到燕京饭店吃午饭。
昨天陪着杨先生在长城那里爬了一天,作为老燕京人的唐芸,回来后,她发现自己都有些吃不消,也很好奇杨先生这种香江富家子弟出身的富豪,是怎么做到的。
在燕京饭店的餐厅吃完早餐后。
唐芸问道:“杨先生,你下午准备去哪?”
杨铭这几天去到地方挺多的。
像国家历史博物馆,故宫,田安门,颐和园,还有昨天去的八达岭长城,还有应该就是十三陵,香山公园还没有去。
像十三陵是是国内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属于明皇帝的陵寝和地宫。
白天去参观还好,晚上阴森森的,是不适合去参观。
杨铭暂时不打算去。
至于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的红叶闻名于中外。
特别是秋天到来之际,香山的红叶就开始逐渐红了。
到了国庆节这一段时间,香山的红叶更红,杨铭打算在离开燕京前,再抽出时间去看看。
“唐小姐,我想随便看看本地。不过,我们不坐车了。”
本地?
燕京最具有代表特色的,当然是胡同和四合院。
在这之前,燕京已经拆掉了很多的胡同,四合院。
也还是保留了一部分胡同和四合院,基本上也都是当地土著居住的地方。
唐芸是老燕京人,她在燕京长大,是容志建的表妹,家境自然也算是不错。
现在知道杨铭想看看本地真正生活。
“杨先生,那我带你去看看胡同吧。”
胡同?
胡同,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区的内部。
它是沟通当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道路通达情况,胡同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
前者只有一个开口,末端深入居民区,并且在其内部中断;而后者则沟通两条或者更多的主干街道。
胡同,是燕京,姑苏的一大特色。
但姑苏称为“巷弄”。
杨铭前世在燕京生活的时候,他当然知道胡同,也知道四合院。
那个时候,燕京已经非常现代化。
那些很有特色的胡同,四合院,基本上都拆掉,变成了燕京的高楼大厦。
此时,七十年代末,燕京的一环,二环,甚至三环这些说法,还没有真正出现的时候,房地产也没有出现商业化,意味着,现在还是保持不少的胡同,甚至四合院。
既然是那样,杨铭还真的想去看看。
鐘楚虹,阿珠,林秀芝是来自香江那边,她们根本就不知道胡同和香江那些街头小巷到底有什么区别?
只有当她们真正看到后,才真正知道不一样。
杨铭,阿珠,鐘楚虹,林秀芝,还有陈震华他们在唐芸带着下,不需要坐那些高级红旗轿车。
一行人离开燕京饭店,往附近一处胡同过去。
路上。
杨铭看到不少穿着类似工厂制服的年轻男女有说有笑从旁边进过。
这些年轻男女,一部分是骑着二八杠自行车,一部分则是走路。
杨铭知道,这些人应该就是这個时代吃铁饭碗的人。
他们要么在机关单位工作,要么在燕京的国企工作。
一个月下来,按照不同等级获得不同工资和福利。
即使是那样,他们已经是现在国内收入比较高的一批人。
相比起这些人,大多数普通农民,一个月可能都没有几块钱的收入,连饭都吃不饱,一年到头,可能也没多少顿肉吃。
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国内计划经济下的情况!
阿珠推着轮椅上的杨铭,唐芸在旁边给他介绍。
唐芸穿着一件很好看的花色裙子,戴着帽子,看起来打扮一点都不输给香江那边的时尚年轻男女。
像这种裙子,国内是没有买的,很明显,这应该是海外的容家人寄给她的。
为了在杨先生面前留下好印象,唐芸也特意穿得好好地。
唐芸在旁边介绍,杨铭也记下来。
当来到一处。
杨铭已经看到路中间两边的房子。
路不大,除了一些已经没有叶子的老树,两边应该就是唐芸说的四合院。
为什么燕京的胡同和其他城市的小巷不一样?
区别就在于这里。
燕京的胡同形成,大多数是和本地的四合院有关。
小巷两边是四合院,中间是路,也就形成了胡同。
但是,其他城市的小巷,可能是城中村形成的小路。
“杨先生
↑返回顶部↑